又奏请李贞,减免了部分受灾州县的赋税。
恩威并施,双管齐下。
数月下来,朝野风气为之一清。效率低下、推诿塞责的衙门被迫运转起来;有才干的寒门官员得到了提拔;百姓得到了实惠;而那些尸位素餐、心怀鬼胎的官员,则要么收敛行迹,要么被清除出朝堂。
虽然暗地里的非议从未停止,但公开的反对之声却日渐稀少。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位晋王妃,并非仅凭色相或运气上位,其治国理政的才能、洞察人心的智慧、以及恩威并用的手段,远超许多朝中须眉。
她批阅过的文书,见解独到,切中时弊;她推行的政策,务实有效,深得民心。一种复杂的敬畏心理,开始在官僚阶层中蔓延。
就连一向深居简出的皇后,在一次召见武媚娘时,也忍不住感叹:“媚娘真乃陛下之肱骨,八弟之良佐。有你在,本宫与陛下,安心不少。”
武媚娘谦逊垂首:“娘娘谬赞了,臣妾只是尽本分而已。”
然而,就在朝局逐渐平稳,新政推行渐入佳境之时,一匹来自北疆的插着赤羽的告急军马,如同凛冬的寒风,骤然吹入了温暖的长安城。
军报是云州都督八百里加急送达,直接呈送到了监国李贞的案头。
李贞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他立刻起身,拿着军报,快步走向清宁宫。
“媚娘!”李贞踏入书房,声音急促,“出事了!”
武媚娘抬起头,看到他手中的赤羽军报,心中顿时一沉。
“刚刚收到云州急报,”李贞将军报递给她,语气沉重,“突厥残部阿史那贺鲁,勾结契丹、奚族部落,聚众十余万,趁我边军换防之际,大举寇边!已攻破云州外围两座军镇,兵锋直指并州!云州都督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武媚娘快速浏览军报,指尖冰凉。北疆局势刚刚平定不久,竟又生此大乱!阿史那贺鲁,此人骁勇善战,野心勃勃,此次联合诸部,来势汹汹,绝非寻常扰边!
“殿下,”她放下军报,目光锐利地看向李贞,“此战不可避免,且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北疆永无宁日!朝廷需立刻调兵遣将,筹措粮草!”
李贞重重一拳砸在案上,眼中燃烧着战意:“我这就下令,调集关中、河东道府兵,驰援并州!粮草之事……”
“粮草军需,臣妾来协调督办!”武媚娘毫不犹豫地接口,“保证大军开拔之前,所需粮秣器械,悉数到位!”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绝与信任。刚刚稳定的朝局,骤然面临的巨大外患,将他们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我即刻召集兵部、户部议事!”李贞转身欲走。
“殿下且慢!”武媚娘叫住他,沉吟道,“此战关系重大,朝中……未必无人心存他念。调兵遣将,需防有人暗中掣肘,甚至……通敌卖国!”
李贞脚步一顿,眼中寒芒大盛:“你的意思是?”
武媚娘走到他身边,压低声音:“长孙无忌近日虽称病,但其门生故旧遍布军中、朝堂。此番大战,粮草调度、兵力部署,皆需绝对机密可靠之人经手。
臣妾建议,启用裴炎,总揽军需后勤,此人刚直不阿,且与长孙一系素有旧怨,必能尽心竭力。另,请殿下授郑仁泰将军临机专断之权,总督北疆战事,以防朝中有人遥控指挥,贻误战机。”
李贞深深看了她一眼,重重点头:“就依你所言!我这就去安排!”
他大步流星地离去,背影挺拔,带着一往无前的杀伐之气。
武媚娘独自站在殿中,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中却已飞到了烽火连天的北疆。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苏慧娘和翡翠沉声道:“传柳如云、燕青即刻入宫!北疆战事起,我们的仗,也要开始了!”
喜欢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