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笼罩着巴黎大皇宫外的塞纳河畔。
苏倾月站在酒店顶层露台,手中握着那支斑驳的老麦克风,指尖轻轻摩挲着锈迹边缘。
风从远处吹来,带着初春微寒的湿意,却吹不散她眼底翻涌的冷焰。
傅司寒的情报刚刚送达。
“周玉芬名下职工卡近三年共发起十七次境外数据传输,全部加密,接收IP定位在瑞士楚格州——正是‘欧罗巴文化遗产基金会’实际控制人卢修斯·克莱恩的私人服务器集群。”江鹤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难以压抑的震颤,“最后一次上传时间,是‘东方之钻’决赛当晚十一点二十三分。”
苏倾月唇角缓缓扬起,笑意未达眼底。
那一晚,聚光灯下,她以《鸣心镯》压轴夺冠,全场沸腾,掌声雷动。
媒体称那是“东方美学的胜利”,评委赞其“用设计唤醒了沉睡的文化心跳”。
可没人知道,就在她登台展示作品的瞬间,《鸣心镯》内嵌的声波芯片已悄然激活,将一段经过特殊编码的反向追踪信号注入后台数据库。
她不是去参赛的。
她是去种毒的。
“他们以为我在争奖杯。”她低声说,声音轻得像雪落荒原,“其实我在挖坟。”
手机震动,韩薇发来预览图:一篇题为《精神病院里的数据贩子,正在贩卖中国孩子的灵魂》的深度报道即将全网推送。
配图是交易链截图、职工卡注销记录、以及周玉芬在青山精神病院领取津贴的签字复印件。
“放出去。”苏倾月回复,语气平静得近乎残酷。
三分钟后,舆论炸裂。
微博热搜瞬间爆表,“#欧罗巴基金会盗取儿童声纹#”冲上榜首。
无数家长自发转发,质问当年所谓“国际文化保护项目”背后的真相。
海外华人组织发起联署,要求法国政府公开调查。
压力如山崩般压向巴黎。
三天后,法国文化部迫于公众压力,宣布成立跨国联合调查组。
米娅作为中方代表出席首轮闭门会谈,提出三项条件:移交全部声纹原始资料、公开“白厅”核心成员名单、允许“净音计划”技术团队进入卢浮宫地下档案库进行独立核查。
对方代表冷笑拒绝:“这些资料涉及国家安全与艺术机密,不可能交由私人团队处置。”
会议室陷入僵局。
就在此时,苏倾月推门而入。
她未穿礼服,也未带助理,只拎着一只老旧的皮箱,步伐沉稳地走到会议桌中央。
所有人目光聚焦于她,连米娅都屏住了呼吸。
她打开皮箱,取出一份泛黄的公证文件。
“这是1993年4月7日,由法国国家工艺博物馆签署的原始合作协议。”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作品名称:《声核系列·鸣心》;创作者署名:Luna;附件声明——作品所有权及所含全部声谱版权,永久归属于苏倾月本人。”
全场骤然一静。
签字页上的日期,赫然是她出生当天。
“这不可能!”法方首席律师猛地站起,“Luna是匿名艺术家,从未登记真实身份!”
“但博物馆的电子归档系统里,留有生物识别备案。”苏倾月淡淡道,“指静脉+虹膜双认证,二十年前的技术,只为防伪。你们可以查。”
对方脸色变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老周师傅在看到文件复印件的刹那,突然浑身一震,拍案而起:“我想起来了!师父……他带我去过上海外滩的老银行!说要把‘命脉存在时间之后’!”
众人哗然。
老周师傅连夜伏案,凭着记忆画出一座地下金库的结构图——欧式穹顶、青铜转盘门、七重保险锁,角落标注着一个代号:“寅字号”。
“那里有个保险箱,”他声音发抖,“他说,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开。”
苏倾月立刻联系银行调阅百年客户档案。
经过三天艰难协商,在傅氏集团法律团队强势介入下,银行终于同意配合调查。
档案室尘封多年,管理员戴着白手套翻开最厚重的一册账本。
指尖停在一页。
【账户编号:YH--T】
【开户人姓名:苏倾月】
【代理人签名:林砚(笔迹鉴定匹配)】
【存入物品:声核母盘×1,附密钥三】
【备注栏手写小字:若吾徒见此,则天下将乱,音劫将至】
空气仿佛凝固。
江鹤倒抽一口冷气:“姐……这账户开了三十年,但从没被查询过一次。连银行内部系统都没人敢碰。”
苏倾月静静看着那行字,心口像是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
师父……你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她合上档案,转身望向窗外。
黄浦江水滚滚东流,映着城市灯火,如同流淌的星河。
原来,一切早有伏笔。
那些被偷走的声音,那些被掩埋的真相,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线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真千金回归,全能马甲飒爆了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真千金回归,全能马甲飒爆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