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陈策将密报放下,神色不变,“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这些人,平日里高谈忠君爱国,一旦涉及自身田亩赋税,便原形毕露。”
他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抽新的绿芽,目光冷冽:“他们以为,靠着些清议流言,就能让我投鼠忌器,放缓北伐,甚至修改新政?痴心妄想!”
“先生,是否要……”赵铁鹰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做了个打压的手势。
“不。”陈策摆手,“此时大动干戈,正中某些人下怀。他们要的就是我们反应激烈,才好借题发挥,煽动更大范围的抵触。”
“那接下来……”吴文远若有所悟。
陈策转过身,思路清晰,“这些反对声音的根基,无非两点:一,自以为掌握舆论,可挟‘民意’自重;二,自以为家财万贯,可凭‘财力’掣肘。那我们就从这两点,抽掉他们的薪柴!”
他看向吴文远:“文远,即刻以议事府名义,颁布两条新令。其一,《兴学令》,在各州县广设蒙学、县学,延聘寒门士子为师,所需费用,由官府与地方绅商共担,但学政由官府统一考核任命。课本除经典外,需加入《北伐纪略》、《忠义录》及新政释义。其二,《劝商令》,鼓励海贸、工坊,凡投资于军工、船运、矿冶、织造等关乎国计民生之业者,可视同军功,予以减税、授爵等优渥。”
吴文远眼睛一亮:“先生高明!《兴学令》可夺其教化之权,将舆论导向牢牢掌握在手,更可培养忠于新政的下一代!《劝商令》则可分化士绅,将他们的资金引向有利于北伐和国家强盛的领域,同时扶持起一批依附于我们的新贵商贾!此二令一行,那些只知守着田租、空谈误国的旧绅,便如无根之木,影响力将大大削弱!”
“正是此理。”陈策颔首,“还要让《金陵新报》大力宣扬投身实业、支持北伐的商贾事迹,为其扬名立万。要让天下人看到,何为真正的‘爱国’,何为于国于民有利的‘大道’!”
他这是要从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上,彻底瓦解旧士绅阶层赖以生存的土壤。
喜欢谋天录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谋天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