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亮,深邃的墨蓝色还沉沉地浸染着远处锯齿般的山尖,只有最顶端被即将破晓的天光勾勒出一抹极淡的银边。山坳里的村庄还沉睡在薄薄的晨雾中,寂静得能听见露珠从草叶滑落的微响。
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马老师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同样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挎包,里面鼓囊囊地塞着带给孩子们的煤油炉和一些杂物。他的身影在朦胧的晨光里显得清瘦而挺拔。
几乎是同时,两个背着更大、更沉重包裹的身影从不同的巷口匆匆赶来。
成村长背着那个边角早已磨出毛边、打满补丁、几乎看不出原色的旧帆布包,里面塞满了成才的几件粗布换洗衣裳,还有半袋炒得喷香的黄豆——这是给孩子路上垫肚子的干粮,也藏着父亲无声的关怀。
许百顺则扛着一个用麻绳捆扎得结结实实的旧麻袋,麻袋本身已经旧得发黑,上面被扁担常年勒出的深褶如同老人额头的皱纹,无法抚平。麻袋口没有扎紧,露出里面许三多那几本被翻得卷了毛边、纸页泛黄发脆的课本,书角小心翼翼地卷着,像怕冷的鸟雀缩起的翅膀。
成才和许三多被各自的父亲紧紧攥着小手,站在村口,不约而同地回头望去。身后,是连绵起伏、沉默如巨兽的巍峨大山。这些往日里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将他们牢牢困在山坳里的山峦,此刻在东方渐渐泛起的鱼肚白映衬下,轮廓竟显得柔和起来。山体上笼罩着一层若有似无的淡金色光晕,仿佛不再是阻隔,而是蕴藏着某种巨大而朦胧的、令人心跳加速的盼头。
成村长收回望向大山的目光,布满风霜的脸上绽开一个充满力量的笑容。他朝着通往镇上的那条蜿蜒山路努了努嘴,声音洪亮,带着山里汉子特有的豪气:“走!打起精神来!让老师看看,咱大山里养出来的娃,手脚有多利索,干活有多勤快!”
一行人,两个饱经沧桑、背负着生活重担的父亲,一个清瘦却坚定的老师,两个对未来充满憧憬又带着一丝怯意的少年,就这样踏着沾满露水的青草,走上了那条通往山外、通往希望的路。沉重的包裹压弯了父辈的脊梁,却压不住他们脚步里那份沉甸甸的喜悦和期盼。
山路崎岖漫长。当他们风尘仆仆、满脸汗水与尘土交织地赶到镇中学门口时,日头已经爬得老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嘴唇因为干渴而微微起皮,但那双双眼睛里却闪烁着同样明亮的光芒——那是抵达目的地的兴奋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李主任早已焦急地等候在学校门卫室门口,远远看到他们的身影,立刻小跑着迎了上来,手里还拎着一个暖水瓶和几个搪瓷缸子。“马老师!一路辛苦了!快,快进来歇歇脚,喝口水!” 他一边招呼着,一边麻利地倒了几杯热水,热气腾腾地递到每个人手中。
“李主任,太谢谢您了!” 马老师接过水,声音带着赶路的沙哑,但笑容真诚。
“都是为了孩子,应该的!” 李主任摆摆手,目光随即落在成村长和许百顺身上,带着善意的打量和敬意,“这两位,就是成才和许三多两位小同学的家长吧?辛苦了!一路过来不容易!”
成村长和许百顺第一次踏进这“公家”的学校大门,面对这位穿着整洁、气质斯文的李主任,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两人连忙放下包裹,双手在裤子上局促地蹭了蹭,才小心地接过李主任递来的热水,嘴里笨拙地回应着:“哎…哎…李主任好…” “麻烦您了…” 他们顾不上水烫,狠狠灌了几大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干渴的喉咙,带来一阵熨帖的舒适感,仿佛也冲淡了满身的疲惫。
学校的教师宿舍在校园最后面一排教师宿舍楼。李主任领着他们来到一间房门前,掏出钥匙。门锁“咔哒”一声打开,随着“吱呀”的推门声,一股浓烈陈腐的灰尘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布满污垢的窗户斜射进来,清晰地照出空气中疯狂飞舞的亿万尘埃。
成村长二话不说,放下沉重的包裹,眼睛一扫,就在门后角落找到了一把秃了毛的旧扫帚。
许百顺则下意识地从怀里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一条早已看不出颜色、边缘磨损得厉害的旧布巾(可能是他干活擦汗用的)。两人甚至没顾上喘匀气,就立刻蹲下身,一个挥动扫帚大力清扫地面厚厚的积灰,一个用破布巾使劲擦拭着门槛和地面上他们刚踩进来的泥脚印。
“咳咳…李主任,真是…真是给您添大麻烦了…” 成村长一边扫,一边带着浓重的歉意说道。当他直起腰想扫高处墙角时,后腰处那块磨得发白、用粗线勉强缝住的补丁,被动作猛地一挣,发出细微的“嗤啦”声,绷得紧紧的,仿佛随时会裂开,露出了里面同样洗得发白的旧棉絮。
“李主任…俩娃…皮实…” 许百顺没抬头,只是更加卖力地擦拭着窗台上厚厚的灰尘和盘踞多年的蛛网,声音闷闷的,“您…您该管就管,该骂…就骂…” 他抬起胳膊去够高处的灰尘,袖口早已磨破的地方被拉得更开,露出了里面黝黑、粗糙、布满老茧和细小伤疤的胳膊肘。
李主任看着两个父亲沉默而卖力地打扫,看着他们身上那些诉说着生活艰辛的补丁和痕迹,心中感慨万千。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从自己带来的布袋里拿出一个崭新的、印着大公鸡图案的铁皮闹钟,外壳在昏暗的房间里闪着亮光。
喜欢程材成才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程材成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