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妈她们回村里是不是就不回县城了,听说文秀姐高考没考上大学,她是复读还是做工啊?”春花也问。
崔家村住了百来户人,哪家有点啥事不出一个钟头就能传遍整个村子了,更别说姐妹抢夫、文秀高考落榜这样的大事了,也是了,村子里还没出过大学生呢,崔文秀学习成绩好,是最有可能考上大学的,村民对她期望很大的。
“她们还回县城,文秀姐要复读。”崔文敏道。
“听说她成绩挺好的,只是这次没有发挥好,所以才没有考上大学。”春花惋惜的道。
崔文敏是不知道崔文秀的学习成绩怎么样的,她跟文秀年岁差的大,文秀学习成绩的事她只是听刘梅和崔刚说的,两口子说闺女成绩好,她没有评判标准,可是人家确实是考上高中了,成绩肯定是比她和文美强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高考刚恢复没几年,现在考试难度应该不大吧。她记得明年高考就要考英语了,这无疑给全国考生增加了难度,现在的学生就是城里的都是很少接触英文的,更不用说农村出身的学生了。
“你们还继续读书吗?”崔文敏问。
春花摇摇头,她初中毕业2年了,没考上高中,早就将课本给丢下了。
春艳今年也没考上高中,她也摇摇头。
农村孩子念到初中毕业的都少,大多数小学毕业后就不念了,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了。
“小敏姐,你还想继续念书?”春艳问。
“我想着先找些高中课本看看,等学的差不多了就去一中考考试试,能过分数线的话......哎,还得看家里的意思。”崔文敏小声的道。
春艳和春花对视了一眼,初中课本她们都觉着读着吃力了,高中课本的难度只会比初中更艰涩难懂,读初中的时候尚且有老师教学她们都没学明白,自学考高中?虽然以她们做不到,但是保不准文敏行呢,可是听说文敏初中学习成绩也不好啊。还有就是学费的问题,刚才文敏说看家里的意思就是担心学费吧。谁家日子过的都不富裕,又有多少余钱供给个高中生呢。
她们是好姐妹,该帮忙还是要帮的,“我们帮你打听着谁有不用高中课本,可以去借着看看。”春花就道。
“那就多谢了。”
眼看着半晌了,春花和春艳着急回家做饭了,她们家中午也需要往地里送饭,跟文敏家一样,吃早饭的时候,崔老爷子就说了,今中午让送饭到地头。三人约定下午还出来,便各自回家了。
崔家有20亩地,14亩偏上等地,崔家有14口人,土地是按照人口分的,6亩开荒地,是这两年老爷子带着儿孙们开荒开出来的,开的荒地大队上没有收上去,归各家所有了。
崔文敏在地头跟春花、春艳玩的时候,她看见了自家地里劳作的几人,崔家的5个男人人人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弓着腰割麦子,然后将麦子一摞一摞的码好放在地上,够一抱多的时候,就拿出两把麦子,将麦子穗扭上几扭,增加长度,当做绳子,将麦秆捆结实后,再扔回地里。等捆数足够多的时候,再装车集中往家里的扬场送。
家里最能干的就是崔老爷子和崔志了,起先几人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一人负责收割一垄麦子,镰刀需要在离地两寸左右的地方下镰刀,平着割。现在崔老爷子和崔石已经落下其他三人一段距离了。崔文敏暗叹老爷子虽然五十多岁了,比起壮年的老大和老二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崔文庆也是个能干的,比他爹和大伯舍得下力气。
“爹,歇会吧。”崔志紧跟在崔老爷子旁边,看了看老爷子湿淋淋的后背说道。
崔大海直起腰来,往天上看了两眼,估摸下时间,回头又看了看后面的三人,见他们各个满头大汗的,就点了点头。
崔大海拿着镰刀,就近坐在了田埂上了,崔文庆离着板车近,那里有早晨从家里带的碗和燎壶,崔文庆起身去车里拿着喝水的家伙事往崔老爷子这边来了。
几个儿子围着老爷子坐了,崔文庆给每人倒了一碗水,见老爷子的碗喝光了,又要添。
“我不喝了,我抽根烟。”崔大海摆了摆手,从上衣胸前口袋里摸出了旱烟布袋和草纸,布袋里装着碎烟叶,将烟叶撵碎放在草纸上,用唾沫沾湿了草纸边缘,卷起了一根旱烟出来。
崔刚和崔石也跟着卷起了旱烟,崔志和崔文庆不抽烟,崔志在割麦子的时候瞧见了旁边有一颗悠悠,成熟的悠悠是黑色,他摘了草叶子,将成熟的黑悠悠摘下来放在叶子上,打算一会儿运麦子回家时拿给小敏当零嘴。
乡下人物资贫乏,崔老太太把着钱,家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能吃到零嘴,崔文敏在家里是个不受宠的,家里即便有好东西也是轮不到她的。这个时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田间有很多美味,鸟蛋、野果......
文敏到家的时候,老太太拿着个蒲扇坐在房檐下凉快, 她瞧见文敏回来了,眯缝着个眼道,“怎么现在才回来,就知道疯!有本事别回来吃饭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到80年代,我带着全家起飞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到80年代,我带着全家起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