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自然是百般推脱不要,说是上次娘家人来暖房的那次给的100块还没花呢,文敏不由分说的硬是让她将这个钱给拿着了。
要出远门离不开介绍信,崔文敏和崔志去找村里开介绍信去了。
崔昌盛听说俩人要去广州,看了崔文敏一眼,又瞅了崔志一眼,“广州离咱们这可不近啊,路上不太平,你们路上要警觉一些。”
“崔爷爷你就放心吧,路上我和我爸爸会互相照应的。”崔文敏笑着道。
崔昌盛对文敏的印象很好,要不然也不会在交公粮的时候跟她结善缘了,再加上去广州由崔志陪同着,介绍信开的没啥困难。
文敏收好了介绍信,在这个年代,没有介绍信连买个火车票都困难,更不用说在外地吃、住了。这个时候是没有身份证的,所以介绍信就尤为重要了,它是唯一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崔文敏的这张介绍信上目的地写的是广州探亲,文敏没有瞒着村长她这次出行的目的,村长琢磨了一下,介绍信上不好写去广州批发衣服,因为这些衣服属于个人卖的,不是替村里采购的,现在村里也有外出打工的,虽然人数少,但是也有,来开介绍信的时候一般都是探亲。
“妈,介绍信开到了。”崔文敏和崔志一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的跟张芳说这个好消息。
张芳也认识字,仔细看过了之后,又塞回了文敏的口袋里,“你们啥时候去买火车票?”
张芳之所以问她时间,是因为这个年代的出行跟30年后很不一样的,现在的火车车速慢,人们出行都是习惯自己带东西的,水壶、鸡蛋、咸菜、干粮这几样是标配。
这个年代火车上也有卖盒饭的,只不过大家穷日子过惯了,能节省一些是一些,文敏也觉着吃自己带的食物放心,万一吃火车上的食物腹泻或者不舒服,都挺麻烦的,出门在外,不像在家里这么的方便,火车上可没有医生。
文敏跟张芳说了明天去买火车票,后天出发。这个年代火车票都是要提前买的,当天买当天出发,这样得碰运气,不一定能买的到。
张芳知道了确切时间,第二天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她得给闺女和丈夫准备食物了。而文敏则由崔志带着去省城了,孙河县太小了,不通火车,所以他们要从海东坐火车去广州。
崔志也知道火车站鱼龙混杂了,索性他今天也不去拉麻糁卖了,陪着闺女去了火车站。
现在的火车站跟后世的比太寒酸了,人挤人。也是了,再过三十年,人们选择出行的方式更加的多样性了,那个时候公路修的四通八达,私家车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的消耗品,长途的人们会选择飞机,那个时候的机票也很平价了。
文敏看着乱糟糟的火车站,一时间有些下不去脚,火车站里边扛着大包、小包的,领着孩子拖家带口的、带着拴着脚的家禽的,偷东西的,骂人的......自然这里的味道也不好闻,各种家禽粪便的味道、汗味、饭菜的酸臭味,文敏做好了心里建设,屏住了呼吸,随着崔志踏进了火车站。
一个长的傍实的女人抱着孩子从她身边经过,那敦实的身材差点将她撞倒了。文敏一个踉跄,幸亏崔志眼疾手快的扶住了她。
文敏暗叹,幸亏今天由她爹陪着,使得火车站的那些小偷、小混混们没法占到她的便宜,等她踉跄的走到售票厅的时候,又差点被香蕉皮给滑倒了,哎,明明是十一月份了,她是愣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同志,我要两张明天去广州的火车票。”
“去广州?上午10点半一趟,下午4点一趟,你定哪趟的?介绍信拿来。”
文敏递过去介绍信,“两张下午4点的。”
文敏内心其实是想定上午的票的,但想到明天需要从村里倒到县城,再从县城倒到省城,再从省城来到火车站,上午十点的那趟定然是赶不上的。
“硬座一张35,两张70。”
从南广到广州要四十多个小时,将近两天的时间呢,坐硬座无疑是受罪的,这年头铁路资源紧张,每趟火车上的卧铺不会太多,没点关系是很难买到卧铺的。所以文敏也没问卧铺有没有票的话,即便有,她也舍不得买,卧铺的价格比硬座高多了,来回一趟光路费就花不少呢,够她爹卖好几天麻糁的了,当然了,崔志对闺女买硬座的举动也没意见,在他看来,在火车上坐着比平日里干活可轻松太多了。
文敏将钱递进了窗口。
有硬座比站票可强太多了,四十多个小时虽然时间很长,但是那些着急办事的又没买着票的可是连站票都会买的。当然了,站票要比硬座便宜一些了,要不是文敏拦着,崔石都想买站票了。毕竟一张硬座30块钱,抵得上普通职工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售票员收了钱,递给文敏两张车票和介绍信。
父女俩又费劲的挤出了火车站。
张芳听说从海东到广州要坐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不禁咋舌,她是知道广州距离这里很远的,但是没想到这么的远!崔文敏之所以如此的折腾,是因为她没有瞧上海东服装批发市场的衣服,在她的记忆里,她知道广州那边的衣服款式是全国最新颖的,她情愿多花点钱,也要亲自去那边考察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到80年代,我带着全家起飞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到80年代,我带着全家起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