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驿站惊魂,身份将明
废弃的河神庙孤零零地矗立在荒凉的河滩上,断壁残垣,蛛网密布,唯有庙前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在夜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更添几分阴森。
按照羊皮纸上的标记,两人在庙后坍塌了半边的矮墙下,找到了系着的两匹马。确实是两匹好马,骨架高大,肌肉线条流畅,虽然毛色混杂,看上去其貌不扬,但眼神炯炯,蹄甲坚实,显然是经过训练、能长途奔袭的良驹。马鞍旁还挂着两个鼓囊囊的褡裢,里面除了清水干粮,甚至还有一小坛烈酒和几块风干的肉条。
“准备得很周全。”黑衣人检查了一下马匹和物资,低声说了一句,语气中听不出太多情绪,但紧绷的下颌线条似乎缓和了些许。他利落地将其中一匹马的缰绳递给沈清辞,“会骑吗?”
沈清辞点点头。前世作为侯府嫡女,骑术是必修课,虽然生疏了些,但底子还在。她翻身上马,动作略显僵硬,但还算稳当。
黑衣人看了她一眼,没再多说,自己也强忍着伤痛,动作有些迟缓地跨上另一匹马。坐上马背的瞬间,他几不可闻地抽了口冷气,腹部的伤口显然被牵扯到了。
“你的伤……”沈清辞担忧地看过去。
“无碍。”黑衣人打断她,拉低了头上驿卒帽的帽檐,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紧抿的苍白嘴唇和线条冷硬的下颌,“跟紧我,尽量走官道岔路,遇关卡查验,少说话,由我应对。”
说罢,他一抖缰绳,率先催马,朝着北方漆黑的官道方向而去。沈清辞不敢怠慢,立刻打马跟上。
换上驿卒的衣服,骑着快马,果然比之前徒步跋涉要快上无数倍。夜风在耳边呼啸而过,道路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退。虽然官道也并非全然平坦,颠簸不可避免,但至少他们正在快速远离那片危险的黑市河谷。
黑衣人对路线似乎极为熟悉,他并不一直沿着主干官道走,而是时常拐入一些岔路小道,这些小路通常更近,但也更崎岖难行。有时会遇到小的关卡哨卡,穿着破旧号衣的兵丁懒洋洋地拦路询问。
每当这时,黑衣人便会亮出那份伪造的、盖着模糊军印的文书,用沙哑而急促的声音声称是传递朔州边境紧急军情,延误不得。或许是那份文书做得足够逼真,或许是他身上那股即便重伤也难以完全掩饰的、属于军人的冷厉气质起到了作用,又或许是“紧急军情”四个字足够唬人,那些小关卡的兵丁大多不敢细细盘查,嘟囔几句便会放行。
沈清辞始终低着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手心却因为紧张而不断冒出冷汗。她能感觉到,越往北走,气氛似乎越发紧张。沿途遇到的巡逻队伍明显增多,盘查虽然对他们放行,但那些兵丁的眼神却带着审视和警惕。
天快亮时,他们在一个岔路口看到了张贴的海捕文书。上面虽然没有画像,但文字描述的特征——“一重伤高大男子,携一年轻貌美女子”,以及“疑与京城钦犯有关,各地严加盘查,提供线索者重赏”等字眼,依旧让沈清辞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二皇子的动作太快了!通缉令竟然已经下发到了这么远的地方!
黑衣人只是冷冷地瞥了那文书一眼,便毫不犹豫地催马继续前行,仿佛那上面写的与他毫无关系。
又连续赶了大半天的路,人困马乏。黑衣人的脸色越来越差,骑在马背上的身形甚至开始有些摇晃,显然是在硬撑。沈清辞自己的体力也接近极限,大腿内侧被粗糙的马鞍磨得生疼。
“前面有个驿站,我们必须休息一下,换匹马,你也需要处理一下伤口。”沈清辞看着前方官道旁出现的简陋驿站轮廓,忍不住开口道。再这样下去,没等追兵赶来,他自己就先倒下了。
黑衣人沉默了一下,看了看天色,又感受了一下自己几乎要裂开的伤口和滚烫的额头,终于点了点头:“一刻钟。尽量低调。”
这处驿站不大,主要是为传递公文和往来小吏提供歇脚换马之所。此时已是下午,驿站里人不多,只有一个老驿丞和两个驿卒在忙碌。
两人牵着马走进驿站院子,立刻引起了注意。主要是黑衣人身上的驿卒号衣虽然破旧,但制式与本地略有不同,加上他高大的身形和即便刻意收敛也难掩的冷硬气质,显得有些突兀。
老驿丞眯着昏花的老眼打量了他们一番,慢悠悠地迎上来:“二位是?”
“朔州来的,递送紧急文书,换马。”黑衣人将文书递过去,声音沙哑疲惫,恰到好处地掩饰了虚弱。
老驿丞接过文书,装模作样地看了看(也不知他是否识字),又瞥了一眼他们风尘仆仆、带着伤(黑衣人)的模样,点了点头:“哦,朔州来的啊……最近北面不太平,你们倒是辛苦。马厩里有刚歇下来的马,自己去挑两匹吧。灶上还有些热汤饼子,要不要用点?”
“多谢,换马即走。”黑衣人拒绝了食物,示意沈清辞去挑马,自己则靠着院中的一棵树稍作喘息,额角的冷汗越来越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涅盘归:废柴嫡女搅风云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涅盘归:废柴嫡女搅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