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二十六年的深秋,北京城笼罩在一场淅淅沥沥的冷雨之中。
这座日益现代化的帝都,在雨水冲刷下,水泥街道显得格外洁净,玻璃窗后的电灯散发着朦胧而温暖的光晕。
然而,在这片由格物之学塑造的文明景象之下,一股来自遥远西方的阴毒暗流,正悄然侵蚀着帝国的根基。
这一日,陆仁难得有暇,未着官服,仅带了两名精干护卫,如同寻常富家翁般,在南城一带闲逛。
他行至一条名为“安乐胡同”的背街时,一股奇异而甜腻的香气,混杂着劣质烟草和某种难以名状的腐败气味,钻入他的鼻腔。
这气味让他本能地感到不适,眉头微蹙。
他的目光循着气味,落在了一家门户颇为考究,却门窗紧闭,只留一扇窄小侧门的店铺上。
黑漆门面上,挂着一块小小的乌木牌匾,以金粉描着三个字——“极乐馆”。
进出之人,形色各异,有衣着光鲜的商贾,有面色憔悴的文士,更有不少眼神飘忽、步履虚浮的青壮。
他们共同的特征是,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亢奋或深重的麻木,与胡同外街面上那些为生活奔波的寻常百姓格格不入。
陆仁心中一沉,某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示意一名护卫上前,佯装好奇,与一名刚从馆内出来、正打着哈欠、鼻涕眼泪横流的瘦削男子搭话。
“这位兄台,里面是何种好去处?香味如此特别?”
那男子眼神涣散,闻言咧开一嘴黄牙,神秘而含混地低笑:“嘿……新来的?这可是……可是快活似神仙的好东西……吸上一口,烦恼尽消,飘飘欲仙……”他边说边下意识地搓着手指,身体微微发抖。
“是何物如此神奇?”护卫追问。
“极……极乐散……”男子含糊地吐出几个字,随即像是瘾头上来了,不再理会护卫,急匆匆地钻进雨中,想必是赶着回家或去另寻地方“快活”去了。
“极乐散?”陆仁听到这个名字,再结合那男子的症状与这甜腻香气,一个他记忆深处的名词,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鸦片!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立刻下令,一名护卫严密监视“极乐馆”,另一名火速返回,调动枢密院情报司和锦衣卫的精干力量,双线并进,彻查此物!
接下来的十天,一场无声却高效的调查在京城乃至沿海各大港口秘密展开。
结果触目惊心,一份份密报如同雪片般飞抵陆仁的案头。
这所谓的“极乐散”,正是由鸦片熬制而成。其源头,主要指向印度地区。而将其加工、包装,并大规模、有组织地向大明输入的,正是以英国为首,葡萄牙、荷兰等国商人积极参与的欧洲商业集团。
动机,赤裸裸地指向了困扰欧洲各国已久的巨额贸易逆差。
情报司主事在秘密汇报时,语气沉重:“大人,据广州、澳门眼线密报,欧洲商人对此并不十分避讳。他们抱怨,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如同无底深渊,每年吞噬他们数百万两的白银。长此以往,欧洲的金银将濒临枯竭。他们必须找到一种大明极度需求,且能产生暴利的商品来扭转逆差,回笼白银。”
“而鸦片……因其成瘾性,一旦打开市场,需求将几乎是无限的。他们将其称为‘能够自己走路的白银’,是平衡贸易的‘完美商品’。”主事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他们通过贿赂沿海税吏,勾结不法商贩,将鸦片伪装成‘药材’或其他货物,大量走私入境。在沿海建立分销网络,再由内地的亡命之徒运往京城、苏杭、汉口等富庶之地,开设烟馆,诱人吸食。”
陆仁听着汇报,看着桌上摆放的几块搜缴来的黑色烟膏,以及太医院和格物院医学所对抓获的“烟鬼”的观察报告,一股冰冷的怒火从心底直冲顶门。
报告详细描述了鸦片的恐怖:
强效成瘾:一旦沾染,极难戒除。断瘾时浑身抽搐,涕泪交加,痛不欲生,状若疯魔。
摧残身心:长期吸食者,骨瘦如柴,精神癫狂或极度萎靡,丧失劳动与思考能力,最终脏器衰竭而死。
倾家荡产:为购买价格高昂的烟膏,吸食者往往变卖田产、家宅,典妻卖子,家破人亡。
败坏社会:毒瘾驱使下,偷盗、抢劫、诈骗、凶杀随之而来,礼义廉耻荡然无存。
顺天府的初步摸排更显示,仅京城内外,类似“极乐馆”的烟馆已不下十处,成瘾者估计已数千人,且多为青壮劳力、兵丁甚至低阶官吏!
“彼其娘之!”一向沉稳的陆仁,竟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一拳狠狠砸在案上,震得笔砚乱跳,“此非商战,实乃灭国之战!彼辈自知刀兵难敌,便行此魑魅魍魉之计,欲从根子上腐化我大明!毁我民力,耗我财富,乱我社稷!其心之毒,甚于蛇蝎!”
他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时空里,一个古老国度曾因此物而遭受的百年屈辱。绝不能让这一幕在大明重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工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