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伊卢利萨特。
八月的北极圈,极昼刚刚结束,漫长的极夜尚未完全降临。
天空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深蓝色,介于黄昏与黑夜之间,仿佛时间在此凝固。
“雪龙号”破冰科考船巨大的钢铁身躯,如同移动的白色堡垒,静静停泊在港口。
港口并不大,却异常繁忙。
在“雪龙号”旁边,还停靠着几艘相对小巧的拖网渔船,以及几艘漆成鲜艳颜色的观光小艇。
皮肤黝黑、穿着厚重防寒服的因纽特渔民,正从渔船上卸下银光闪闪的鳕鱼和海豹,动作麻利,沉默而有力。
几只皮毛厚实的格陵兰雪橇犬被拴在木桩旁,慵懒地趴着,偶尔抬起眼皮,用温顺而略带警惕的目光扫视着陌生的来客。
张一清站在科考站二楼的窗前,呼出的白气在冰冷的玻璃上凝结成霜。
窗外,广袤的冰原延伸至视野尽头,与深色的海面相接。几座巨大的冰山漂浮在海湾中,在微弱的极光映照下,泛着幽蓝的光芒。
“真他妈冷!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杨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焦躁。
张一清摇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窗外那片冰封的世界。
三天了。
自从搭乘华夏“雪龙号”科考船抵达这个北极边缘的小镇,他们就像陷入了无形的泥沼。
关于“北海巨妖”克劳斯的情报少得可怜,仅有的一些线索指向这片寒冷而神秘的海域。
但具体坐标、活动规律、实力评估,全都如同笼罩在极地永夜中的迷雾,模糊不清。
“雪龙号”的科考任务繁重,不可能为了他们无限期停留。
船长已经委婉地表示,最多再等三天,就必须启程前往下一个采样点。
而更令人焦虑的是,受限于国际公约和科考船的性质,他们的大部分武器装备都被迫留在了岸上,只有那个金属箱和电子设备箱作为“科研仪器”被特许带上船。
“金,有新消息吗?”张一清终于转过身,问道。
金摇了摇头,手里拿着一个经过特殊加密加固的平板,屏幕上是格陵兰岛及周边海域的卫星图,大片区域被标记为“数据缺失”或“低置信度”。
“莉安娜那边已经动用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甚至尝试了购买商业卫星数据。”金的声音带着无奈。
“但克劳斯活动的核心区域——‘赫尔海姆迷雾区’及其周边海域,常年被浓雾、浮冰和异常电磁干扰笼罩,民用和大部分商业卫星都难以穿透。苏家的情报触角,在这里……几乎完全失效。”
他调出另一份报告:“玄能组提供的资料,也非常有限。克劳斯,年龄推测在45-50岁之间。北欧裔,精通多国语言,曾在挪威海军特种部队服役,因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和暴力行为被开除。之后神秘失踪十年,再次出现时,已掌控‘深渊咆哮’海盗团,活跃于格陵兰海和巴伦支海。”
“此人极度危险,战术素养极高,擅长极地作战和水下突袭。‘深渊咆哮’海盗团装备精良,疑似拥有小型潜艇和先进雷达系统。近年来,多次袭击科考船和私人打捞队,目标直指与维京历史相关的沉船和遗迹。”
张一清快速整理着这些零散的信息,眉头越皱越紧。
太少了。这些情报根本无法支撑一次有效的追踪和猎杀行动。
“还有这个。”金滑动屏幕,调出一张模糊的卫星照片。
画面中是一艘造型怪异的船只,船体低矮,涂装成与浮冰相近的灰白色,在冰山群中几乎隐形。船首有一个醒目的标志——一个带角的骷髅头,下面交织着两把燧发枪。
“三个月前,挪威海岸警卫队在斯瓦尔巴群岛附近拍到的。但等他们靠近,那船就像幽灵一样消失了。”
张一清盯着那张照片,眼神锐利如刀。
“深渊咆哮”的标志。克劳斯的船。
“位置?”
“北纬78度左右,已经深入北极圈了。”金叹了口气。
“‘雪龙号’的航线不经过那里,而且那片海域冰山密集,普通船只很难通行。”
张一清沉默片刻,“他们还没回来?”
“应该快了。”杨帆裹紧了防寒服,吸了吸鼻子。
阿米娅、雷、卡洛斯和铁塔,分为两人一组,每天都去镇上打探消息,虽然希望渺茫,但总比干等着强。
正说着,楼下传来脚步声。
阿米娅和雷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带进一股刺骨的寒气。
阿米娅的鼻尖和脸颊被冻得通红,黑色作战服外裹着一件厚重的防寒服,看起来有些臃肿,却掩不住她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
雷则一如既往地沉默,只是眼神比平时更加锐利。
“有收获吗?”张一清问道。
阿米娅摇摇头,呼出的白气在面前缭绕。
“镇上的人很警惕,尤其是对打听‘北海巨妖’的外来者。不过……”
她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用鹿皮包裹的小物件,“我们遇到了一个老猎人,他用这个换了一瓶伏特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道士下山:都市玄门天师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道士下山:都市玄门天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