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意义
最初罗晴盼着一个月瑾瑜能归来,哪怕休整几日再出发。后来想着三个月可能会归来一次,见一见亲属再出行。最后想着半年了,总该回来一次了吧?可能是一次次的期盼,被远方的游子听到了,侯府外传来了马蹄声。然而归来的却是萧盈,没有瑾瑜的身影。
出行约半年后,萧盈第一次独自返回了定北侯府。她风尘仆仆,却精神奕奕。除了带回瑾瑜惯例的平安家书外,还郑重地奉上了一个用油布精心包裹的卷轴。
“世子、夫人,”萧盈恭敬禀报,“这是大公子亲手绘制的,我们近半年所经州县及周边山川地势的舆图。大公子再三交代,此图需妥善保管,不得示于外人。”
彼时,罗晴和萧凛并未完全领会这舆图的深意。他们只当是儿子游学之余,为了熟悉地形、记录行程的习作,或是文人雅士的一种癖好。虽然觉得绘制得颇为精细,但也只是吩咐管事小心收存在瑾瑜的书房里。萧盈在府中休息了数日,补充了必要的物资,便再次启程,凭借独特的联络方式,前去与远方的瑾瑜等人会合。
自此,仿佛形成了一种默契的约定。每隔大约半年光阴,萧盈便会如候鸟般准时返回侯府一次。每一次,她都会带来一封瑾瑜的亲笔信,以及一幅新的、覆盖了不同区域的舆图。
起初,当萧凛将前三幅舆图在书房的地面上拼凑起来时,只是觉得儿子笔力精进,画得颇为详尽,山川城镇,一目了然。直到第四幅舆图被带回,当萧凛无意间将其与之前的三幅拼接,一幅更为广阔、细节更为丰富的地形图呈现眼前时,他与闻讯而来的罗晴俯身细看,两人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震惊之色!
这四幅图连接起来,已然勾勒出天启国西南一隅颇为清晰的轮廓。然而,令他们震惊的并非其覆盖范围,而是其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细程度!与兵部存档的、甚至萧凛作为禁军统领所能接触到的官方舆图相比,瑾瑜所绘之图,简直有云泥之别!
官制舆图,往往只标注大的府州县治、主要山川河流及官道。而瑾瑜的图上,山脉的起伏走向、主要山峰的高度、山间可行的垭口小路;河流的主干、支流、流向、深浅渡口,甚至季节性水量的变化标记;城池的位置、规模、城墙大致情况,城与城之间所有已知的道路(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商道、小路),道路的远近、宽窄、险易程度……都用了一种系统而独特的符号与文字进行了极其详尽的标注。何处山林茂密可资隐藏,何处地势险要宜于设伏,何处水源可靠便于屯兵,何处河床宽阔易发生洪水……诸多关乎军事布防、民生经济、交通往来的关键信息,虽未直言,却已跃然纸上,清晰无比!
直到这一刻,萧凛和罗晴才豁然开朗,如同拨云见日!他们终于明白了,儿子这数年如一日的远游,绝不仅仅是增长见闻、陶冶性情的简单游学。他怀中揣着的,是一桩何等宏大、隐秘而又充满艰辛的抱负!他是在用他年轻却坚定的脚步,一寸寸地丈量着这片国土;用他敏锐的观察和渊博的学识,重新认识、理解和描绘这片他所深爱的家国河山!这已远超寻常士子的游记,近乎于一项浩繁的地理勘察工程!
当第八幅舆图随着风尘仆仆的萧盈再次呈于侯府书房时,一同抵达的,还有一封瑾瑜写来的异常冗长而沉重的家书。
信中,他依旧先是以平淡而温暖的笔触问候了家中每一位亲人,报了平安。随后,笔锋一转,他用一种近乎述职报告的严谨与详实,将自己这四年多来,踏遍千山万水,历经寒暑风霜的历程,做了系统性的梳理与总结。最后,他才以一种混合着疲惫、自豪与无比郑重的语气,恳请父亲,将他这四载心血、八幅分图拼接完整,代他进献给当朝圣上。
萧凛手握这封沉甸甸的家书,再看着地上那已然拼接起来、覆盖了天启近乎半壁江山、细节丰富到令人发指的巨幅舆图,心潮澎湃,难以自已。他仿佛看到了儿子在烈日下攀登山脊,在风雨中勘察河道,在孤灯下精心绘制的身影。这份赤子之心,这份家国情怀,这份远超年龄的毅力与担当,让他这个做父亲的,既感到无比心疼,又涌起难以言喻的骄傲与豪情!
没有丝毫犹豫,翌日大朝会后,萧凛便请求单独觐见。在庄严肃穆的御书房内,他命随行的亲卫,小心翼翼地将那八个特制的长条木盒一一打开,将里面承载着无数心血的舆图,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一幅幅缓缓铺陈开来。
起初,皇帝陛下只是略带好奇地观望着。然而,当第一幅图的细节映入眼帘,他的目光便瞬间被牢牢吸住。随着图纸越铺越多,拼接而成的区域越来越广,皇帝脸上的神情从好奇变成了惊讶,从惊讶变成了凝重,最终化为了难以掩饰的震撼与激动!
他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下御阶,在内侍挑亮的宫灯下,来来回回地踱步,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这铺满了大半个御书房的精美舆图。他时而俯身细看某一处关隘的标注,时而用手指虚划某条河流的走向,时而对照着记忆中兵部呈上的旧图,发出低低的惊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后胎胎俩娃》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穿越后胎胎俩娃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后胎胎俩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