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水源地时,朝阳刚好从沙丘顶端升起,金色的阳光穿透雾气,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林舟用简易滤水器快速净化水源,储水袋很快就装满了 —— 清晨的地下水温度较低,净化后口感更清爽,他忍不住喝了几口,瞬间驱散了残留的困意。采摘野菜时,他特意挑选了带着露水的新鲜植株,这些野菜含水量更高,口感也更鲜嫩,还能补充额外的水分。
7 点整,林舟准时返回山洞,此时外面的温度已经升到 22℃,风也开始变大。赵宇已经醒了,正坐在睡袋里整理昨天采集的植物样本,看到林舟回来,立刻迎了上去:“收获这么多!这些野菜看起来好新鲜,我们中午就能煮野菜汤了!”
林舟将储水袋放在阴凉处,拿出挖来的胶脂草:“我先把胶脂草的汁液熬出来,一部分涂在你伤口上,另一部分用来加固山洞内壁,这样晚上能更暖和些。” 他将胶脂草切碎,放进胡杨木碗里,加入少量净水,放在固体燃料上慢慢熬煮 —— 很快,碗里的汁液就变成了黏稠的淡黄色,散发出淡淡的草木清香。
中午 12 点,外面的温度飙升到 38℃,山洞外的沙土被晒得发烫,连风都带着灼热的气息。林舟和赵宇坐在山洞里,喝着温热的野菜汤,就着加热后的压缩饼干,悠闲地整理物资。赵宇看着林舟标记的铁矿脉路线图,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之前迷路时,好像在铁矿脉附近看到过一片胡杨树林,那里的树木比咱们这边的更粗壮,说不定能用来做锻造工具的木材。”
林舟眼睛一亮,立刻在地图上标记出赵宇描述的位置:“太好了!如果真有大片胡杨树林,不仅能解决木材问题,还能收集更多枯枝当燃料。等你腿伤好点,我们傍晚就去看看。”
就在这时,林舟的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叮!检测到宿主成功制定 “昼夜温差适配作息表”,完成 “生存效率优化” 任务,获得奖励:1. 恒温睡袋(1 个,可自动调节温度,维持在 20-25℃,适应 - 10℃至 40℃环境);2. 太阳能充电板(1 块,可折叠,日照 4 小时可充满手机与探测仪电量,具备防水功能)!】
【叮!万倍返还机制启动!恒温睡袋 × 个、太阳能充电板 × 块,已同步具现至龙国高原哨所与西部科考队!】
龙国高原某哨所里,士兵们正围着刚收到的恒温睡袋欢呼。哨所海拔 4500 米,昼夜温差达 25℃,冬天最低能降到 - 20℃,普通睡袋根本无法御寒。班长李磊钻进恒温睡袋,很快就感受到源源不断的暖意,他激动地说:“这睡袋也太神奇了!不管外面多冷,里面都暖暖的,以后再也不用裹着棉袄睡觉了!”
而在西部科考队的营地,研究员们正用太阳能充电板给设备充电。队长王教授看着满格的手机电量,感慨道:“之前我们在沙漠里,设备没电了只能靠备用电池,现在有了太阳能充电板,随时都能充电,科考效率大大提高了!感谢林舟同志,为我们解决了野外供电的大难题!”
远在赤漠的林舟并不知道这些,他正拿着恒温睡袋给赵宇演示:“你看,这个睡袋能自动调节温度,晚上不管多冷,都能保持温暖,你的腿伤恢复起来会更快。” 赵宇伸手摸了摸睡袋表面,柔软的材质带着一丝暖意,忍不住赞叹:“太神奇了!有了这个,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怕晚上冻着了。”
傍晚 6 点,赤漠的温度降到 23℃,林舟按照计划,带着探测仪和工兵铲去铁矿脉周边勘察。赵宇虽然不能同行,却提前帮他整理好了物资:装水的木碗、记录路线的纸笔、应急用的解毒剂,一一放在林舟的背包里,还反复叮嘱:“注意安全,要是遇到毒蜥或毒蝎,记得用驱虫剂,早点回来。”
林舟笑着点头,走出山洞。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格外舒服,他按照探测仪的指引,沿着之前标记的碎石带,朝着铁矿脉方向前进。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地面上的沙生植物在风中轻轻摇曳,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 —— 但他知道,这份宁静背后,依旧隐藏着未知的危险,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赤漠中长久生存下去。
当林舟到达铁矿脉附近时,探测仪突然发出一阵柔和的 “嗡鸣”—— 屏幕上,除了高纯度铁矿的信号,还出现了一个微弱的 “能源波动”,标注着 “疑似赤漠晶矿,距离铁矿脉 10 米,纯度较高”。他心中一阵激动,立刻加快脚步,朝着信号源走去 —— 找到晶矿,不仅能为自己带来更高级的能源支持,还能通过万倍返还,为龙国的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