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伐下来的木材并非直接运往基地,而是先在林区临时搭建的加工点进行初步处理 —— 去皮(用专业刮刀去除树皮,防止运输过程中霉变)、干燥(将木材堆放在通风遮阳的棚内,自然晾晒 15 天,降低含水率至 15% 以下,避免后续变形)、防腐(涂刷环保型防腐涂料,选用以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防腐剂,不污染土壤和水源)。林业专家定期来检查处理进度:“你们的防腐处理做得很规范,既保证了木材的使用寿命(可延长至 15 年以上),又不会对周边生态造成影响。补种的胡杨幼苗长势也很好,存活率已达 90%,等过几年,这片林区就能恢复原貌。”
15 天后,第一批处理完成的木材运抵基地。老王团队对木材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 —— 选取 3 根不同部位的木材样本,进行抗压、抗弯测试,结果显示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达 45MPa,抗弯强度达 85MPa,完全满足支架和框架的承重需求。“这些胡杨木质地坚硬,耐腐蚀性强,比外购的普通松木更适合赤漠的干旱环境。” 老王拿着测试报告,对林舟说,“咱们还可以将木材表面进行碳化处理(用高温蒸汽加热至 200℃,改变木材表面结构),进一步提升其防火性能,更适合用于靠近 UHPC 构件的承重部位。”
基地西南方向 30 公里处有一座废弃采石场,因早年无序开采导致部分区域坍塌,后被当地政府关停。林舟带领地质专家前往勘察,发现采石场仍有大量可用的花岗岩(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硬度高、耐磨损,适合做防护沟垫层和道路铺设),且剩余岩体结构稳定,具备安全开采条件。“咱们采用‘静态爆破法’采石,避免传统爆破对岩体结构的破坏,也能减少粉尘污染。” 地质专家在采石场划定了开采区域(面积约 500 平方米,预估可开采花岗岩 5000 立方米),并在岩体上标注了钻孔位置。
采石工作由有多年经验的老石匠张师傅指导。队员们先用钻孔机在岩体上钻直径 50 毫米、深度 1.2 米的孔,孔间距控制在 30 厘米,形成整齐的钻孔阵列;再将静态破碎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遇水后会膨胀产生巨大压力)按比例与水混合,灌入钻孔中;24 小时后,破碎剂膨胀使岩体沿钻孔方向裂开,形成规整的石块(每块石块约 0.5 立方米,便于搬运)。“静态爆破法虽然比传统爆破慢,但安全性高,不会产生飞石和巨响,还能控制石块的大小和形状,减少后续加工工作量。” 张师傅指着裂开的岩体,“你看这石块,表面平整,几乎不用再打磨,直接就能用在防护沟垫层。”
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石屑和碎石(约占总开采量的 15%),团队也没有浪费 —— 将石屑与水泥、沙子按 1:2:3 的比例混合,制成 “碎石混凝土”,用于临时道路的铺设;稍大的碎石则被破碎成粒径 5-10 毫米的骨料,作为 UHPC 构件的辅助原料(替代部分超细骨料,降低成本)。“以前采石场的废料都堆在旁边,既占地方又污染环境,现在咱们变废为宝,让每一块石头都能发挥作用。” 小李看着卡车将碎石运往基地的混凝土搅拌站,笑着说,“按现在的利用效率,5000 立方米花岗岩能抵得上 6000 立方米普通石材,太划算了。”
为防止采石场因开采出现坍塌,团队还在开采区域周边修建了临时排水沟(避免雨水渗透导致岩体松动),并对开采后的岩壁进行喷浆加固(用水泥浆混合玻璃纤维,喷洒在岩壁表面,形成防护层)。地质专家每周都会来监测岩体位移:“目前岩体的沉降量控制在 2 毫米以内,完全符合安全标准。等开采完成后,咱们还可以将采石场改造成蓄水池,收集雨水用于基地灌溉,实现‘开采 - 修复 - 再利用’的闭环。”
烧砖所需的黏土在赤漠周边并不稀缺,但传统烧砖不仅消耗大量黏土(每万块砖需消耗 12 立方米黏土),还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林舟团队决定采用 “环保免烧砖” 技术 —— 利用采石场的石屑、伐木产生的木屑、基地的秸秆废料等混合制成砖坯,再通过高压成型、蒸汽养护制成砖块,无需高温烧制,既节省能源,又减少污染。
免烧砖的原料配比由老王团队研发:石屑(30%,提供强度)、木屑(10%,增加透气性)、秸秆粉(15%,降低密度)、水泥(20%,粘结剂)、石灰(10%,激发强度)、石膏(5%,调节凝结时间)、水(10%)。“咱们先将秸秆和木屑粉碎成粒径小于 5 毫米的粉末,再与其他原料混合搅拌均匀,放入砖机模具中,用 30MPa 的压力压制成立方体砖坯(规格 240mm×115mm×53mm),最后放入蒸汽养护室,在 60℃蒸汽环境下养护 7 天,就能制成免烧砖。” 老王在免烧砖生产车间演示整个流程,“这种免烧砖的抗压强度达 15MPa,完全满足临时建筑的墙体需求,而且重量比传统黏土砖轻 20%,运输和砌筑都更方便。”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