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时间,在研配司众人不眠不休的奋战中倏忽而过。当最后一批“九畹芳菲”香膏被小心翼翼地注入特制的白玉葵口印香盒中,以金箔封存,放入铺着明黄软缎的紫檀木提盒内时,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即涌上的便是浓浓的疲惫与一丝不敢放松的忐忑。
香,是成了。其品质甚至超越了最初试制的那一炉,香气更为圆融饱满,温雅高贵。但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沈清弦亲自检查了最后一遍。香盒、提盒皆符合规制,不显奢靡,却处处透着精心。附上的香方解说笺子,用的是洒金宣纸,以清秀端庄的楷书写就,不仅详细阐述了“九畹芳菲”的用料、制法,更着重解释了其“取兰之清德,喻教化广布,祈江山永固,贺太后千秋”的深意,文辞恳切,不卑不亢。
“东家,一切准备就绪。”韩管事低声回禀,眼中血丝未退。
沈清弦点了点头,目光扫过眼前众人疲惫却坚毅的面容:“这五日,辛苦诸位了。且先去好生休息,后面的事,交给我。”
她没有休息的时间。今日便是贤妃娘娘限定呈递香品的最后期限。她需亲自携香入宫。
回到房中,锦书早已备好了热水和衣物。沈清弦沐浴更衣,特意换上了之前用太后赏赐的宫缎制作的那套月白底绣淡紫色缠枝莲纹的衣裙,既不失恭谨,又恰到好处地彰显了身份。她对镜整理妆容,确保自己看起来精神饱满,从容镇定,看不出丝毫连轴转的憔悴。
“姑娘,此去……”锦书一边为她簪上一支素银点翠簪,一边忧心忡忡地低语。
“放心,”沈清弦拍了拍她的手,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香已成,礼数周全,剩下的,便看天意了。”她顿了顿,声音微沉,“况且,我们也不是全无准备。”
她所说的准备,除了这精心制作的香品本身,还有袖中那枚冰冷的云纹令牌,以及这几日她反复思量、推演过的各种可能。
马车早已备好,依旧是那辆不起眼的青帷小车。沈清弦怀抱紫檀提盒,登车而坐。车厢摇晃,驶向那重重宫阙。越是接近皇城,她的心反而越是平静下来。该做的都已做到极致,此刻焦虑毫无益处。
递牌子,通传,验看。流程繁琐而肃穆。在宫门外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才有一名小内侍前来引路,去的并非是贤妃所居的宫殿,而是宫内负责管理诸多事务、临近内务府的一处偏殿——集雅斋。此地常用来接见一些有品级的女官、外命妇,或处理诸如查验贡品等具体事务。
沈清弦心知,贤妃本人大概率不会亲自见她,由底下人接手查验,既是惯例,也避免了直接接触可能带来的麻烦或是非。
集雅斋内,灯火通明,陈设清雅。上首坐着一位身着藏青色女官服饰、面容严肃的中年嬷嬷,旁边侍立着两名小宫女和一名看似是内务府派来的老宦官。那嬷嬷沈清弦认得,是贤妃宫里的掌事嬷嬷,姓严,宫中下人多称其“严姑姑”。
“民女沈清弦,叩见严姑姑。”沈清弦依礼下拜,将紫檀提盒轻轻放在身前。
严姑姑目光如电,在她身上扫过,尤其在看到她身上那身宫缎衣裙时,眼神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语气却依旧平淡:“沈东家请起。娘娘吩咐查验寿香,可带来了?”
“是,在此。”沈清弦起身,恭敬地将提盒呈上。
一名小宫女上前接过,打开提盒,取出白玉香盒和那份香方解说,奉到严姑姑面前。严姑姑先拿起香方解说,仔细看了起来。她看得极慢,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九畹芳菲’……”她低声念出香名,抬眼看向沈清弦,“这名字,倒是别致。寓意也深。沈东家费心了。”
“不敢当姑姑夸赞,民女只是竭尽所能,聊表对太后娘娘的敬慕之心。”沈清弦垂眸应答。
严姑姑不置可否,放下笺子,示意那老宦官:“李公公,验香吧。”
那李公公应是上前,小心翼翼揭开金箔,取出一小块深褐莹润的香膏,先是置于鼻下细闻,接着又用银针挑起一点,放在一个小小的白玉碟中,以特制的小炭炉缓缓烘烤。
顿时,那股清逸温润、层次丰富的“九畹芳菲”之香便在集雅斋内弥漫开来。严姑姑深深吸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惊艳,但很快便掩饰过去。那李公公更是闭目细品,脸上露出陶醉之色,半晌才睁开眼,对严姑姑点了点头,低声道:“姑姑,此香……绝品。用料、火候、意境,皆是上上之选,更难得的是,前所未见。”
严姑姑面色不变,只是“嗯”了一声。她重新拿起那份香方解说,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用料一栏,手指在某处轻轻点了点,语气依旧平淡无波:“沈东家,这‘安息香’……据咱家所知,近来京中此物紧俏得很,不知沈东家是从何处购得如此品质的?”
来了!
沈清弦心道果然,王允之的杀招,绝不仅仅是断货,更埋伏在这查验的环节!他定是打探不到“影”提供的原料来源,便想借此发难,质疑她原料来路不正,甚至可能扣上“私通外藩”、“所用不洁”的罪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锦堂春深锦绣山河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锦堂春深锦绣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