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默睁开眼,盯着监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房间里很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断断续续响起。他没动,手指搭在平板边缘,指节微微发紧。
刚才那条伪造帖已经发出去了,内容很简单:“刚拿到录音,他们怕的是‘老规矩’三个字曝光。”账号是用离线生成器做的,IP轮转过三次,不会留下痕迹。
他在等反应。
“组长。”坐在角落的技术员忽然开口,“两个目标论坛的搜索量有波动。”
陈宇默立刻坐直,“什么词?”
“‘老规矩’。”对方调出曲线图,“十分钟内被搜了两百多次,集中在三个小群组。而且……有几个之前沉寂的黑粉号重新上线了,正在私聊转发这个短语。”
陈宇默眯起眼,“有没有回帖或者讨论?”
“没有公开回帖。”那人摇头,“但他们建了个临时频道,加密的,只能看到进出记录。”
“说明他们在慌。”陈宇默低声说,“原本想把资金链模糊掉,现在突然有人提‘老规矩’,他们不确定我们知道多少,所以紧急碰头。”
旁边文案组的人抬头问:“那我们接下来还按原计划推第三波吗?”
陈宇默没马上回答。他翻出之前的缓存记录,一页页滑下去。那些被删掉的帖子都留了影子,系统自动抓取了发布前的最后一版草稿。他快速比对,发现三处修改痕迹——原本写着“这笔钱是从XX账户走的”,后来全改成了“那边给的”。
不是删,是替换。
这不像单纯删帖掩盖,更像在为后续否认做准备。一旦事情闹大,他们可以说“从未承认过资金来源”,把话术漏洞提前补上。
“改方案。”他说,“第三波不直接放完整逻辑链了。”
众人停下动作,看向他。
“把原始帖和修改后的版本做成对比图,只标时间戳,不加评论。让观众自己看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改口。”
“要不要加上转账截图?”财务组问。
“要,但拆开发。”陈宇默点头,“先发对比图,五分钟后单独传资金流向,别合并。让他们猜是不是同一笔钱。”
“明白了。”技术员开始重新整理文件包,“渠道还是分散到六个平台?”
“七个。”陈宇默纠正,“加一个校园类社群。那边学生多,喜欢挖细节,容易带节奏。”
“好。”
指令下达后,房间又恢复运转。每个人面前的屏幕切换着不同界面,新账号一个个建立,信息包分批打包。
陈宇默靠回椅子,目光扫过主控屏。热力图显示,那几个异常IP集群又活跃起来了,位置分散,但登录时间几乎同步。典型的批量操作特征。
“他们换了马甲。”他说,“以前用固定账号刷评,现在全换成一次性小号。”
“是不是怕被追查?”有人问。
“不只是怕。”陈宇默摇头,“是在适应我们的打法。我们知道他们会删帖,所以他们干脆不留帖子,只做即时响应。这样就算我们抓到证据,也只能看到碎片。”
“那怎么破?”
“反过来盯他们的行为模式。”陈宇默打开本地日志,“看什么时候集中上线,什么时候集体消失。这些节点背后一定有个指挥信号。”
“比如定时指令?”
“可能是语音会议,也可能是群发消息。”他顿了顿,“从现在起,每半小时记一次活跃账号数量变化,画成折线。如果有规律,就能预判他们下一步动作。”
“明白。”
几分钟后,第一张对比图上传成功。没有标题,没有说明,只有一左一右两张截图,中间用红线隔开。发布时间标注得很清楚:左边是爆料当天上午九点四十二分,右边是同日下午三点零七分。
发完后,陈宇默立刻切断该设备网络,拔下U盘。
“下一个。”
第二波资金图由另一个成员发出,账号是个冷门影评号,平时只发电影解析。这次贴图时附了一句:“有人注意到这个数字组合吗?”
依旧不解释。
“这句会不会太明显?”文案组有点担心。
“不会。”陈宇默说,“他没说哪次交易,也没提任何人名。只是提问,留给别人发挥空间。”
“而且。”他补充,“我们现在拼的不是谁嗓门大,是谁能让人记住关键词。只要有人开始讨论‘老规矩’和‘改口时间’,就算赢了一半。”
“那第四波呢?”财务组问,“会议录音片段还要不要放?”
“先压着。”陈宇默看着任务表,“等总转发量破八百再启动。现在热度还不够,放早了会被压下去。”
“好。”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十一点十五分,监控组突然出声:“那个临时频道里有人发了新指令。”
“内容?”
“只有两个字:‘换话术’。”
房间瞬间安静。
陈宇默眼神一沉,“他们发现我们在引导话题了。”
“要不要调整节奏?”技术员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