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膝盖在锦凳上轻轻一磕,身体前倾将攥在掌心的半块粮票稳稳递到刘邦面前。那粮票是粗麻布所制,边缘被牙齿啃得参差不齐,布面上印着的“楚营左军”四个字已被汗水浸得模糊,布纹里还嵌着些许未刮净的草屑与泥土,凑近了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霉味。“主公请看这粮票,”陈平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急切的沙哑,指腹反复摩挲着粮票的边缘,指甲盖将粗糙的麻布蹭得微微起毛,“这是昨日辰时,巡逻兵在营外三里的破庙里捡到的,旁边还躺着个饿死的楚军士兵,年纪不过十六七岁,面黄肌瘦,肋骨根根分明,怀里还揣着块没啃完的树皮,嘴角沾着草汁的痕迹。”
他往前又凑了凑,帐角的炭火把他的影子投在舆图上,显得格外凝重:“臣让人去核对楚军粮制,这半块粮票,本该是三人一日的口粮份额——楚营规定左军士卒每日两餐,每餐一瓢稀粥,三人合用这半块粮票才能领够份额。可如今这粮票被啃得只剩一半,边缘的齿痕深浅不一,显然是一人分食了三人的量,还没吃饱,最后竟饿毙在破庙里。”陈平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似是对那少年兵的境遇有几分唏嘘,却又立刻收敛起情绪,继续道:“李三还说,陈县楚军大营外,近来常有士兵偷偷翻墙出来,跟咱的哨兵换吃食。有回他扮货郎在营外树下歇脚,亲眼看见三个楚军士兵趁着夜色摸出来,为首的是个满脸风霜的老兵,腰间挂着柄锈迹斑斑的短剑,哆哆嗦嗦地跟哨兵讨价还价,说要用剑换两个麦饼。”
“哨兵不肯,说一把破剑值不了两个饼,那老兵急得快哭了,解开衣襟露出胸口的伤疤,说这是跟着龙且打东阿时留下的伤,剑是他攒了三年军饷买的。最后讨价还价半天,用剑换了一个麦饼,三个人分着吃,老兵只咬了一小口,就把剩下的塞给两个年轻兵,说‘你们还年轻,要活着回去见爹娘’。”陈平的声音里难得带了几分动容,却很快又变得锐利:“更让人吃惊的是,有个钟离眜麾下的亲卫,竟拿了柄镶嵌着蓝宝石的匕首来换饼——那匕首一看就是上等货,剑柄缠着金线,本该是将领才能用的器物。他换了两个热饼,躲在墙角狼吞虎咽吃完,就抱着膝盖蹲在地上哭,说营里连钟离将军都三天没沾过肉星,亲卫们更是靠挖野菜、剥树皮充饥,再这样下去,不等汉军打过来,就先饿死了。”
他伸手在案上的陶碗里蘸了点米酒,在案上画了个简易的营盘轮廓:“前几日楚军粮官实在没办法,想杀马充饥,刚牵走两匹老马,就有士兵闹起来,十几个兵围着粮车哭骂,说‘马是咱行军的腿,杀了马,将来逃跑都没力气’,还有人要跟粮官拼命。最后还是项伯带着亲兵赶过来,抽了领头的兵两鞭子,又许诺‘只要撑到彭城,必让大家吃饱’,才勉强把场面压下去,没闹出哗变。”陈平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一枚楚军的铜制腰牌,腰牌边缘已经磨损,上面刻着的“右军卒张二”五个字却依旧清晰,他将腰牌放在刘邦面前的案上,推了推:“这是上次换饼的士兵留下的,臣已让人去核实,张二是去年跟着龙且打潍水的老兵,潍水一战他侥幸没死,却也落下了病根。如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跟李三说‘再待在楚营,迟早饿死,不如投了汉王,至少能顿顿吃饱’。”
刘邦捏着粮票,粗麻布的糙感磨得掌心发疼,粮票上的霉味混杂着艾草香囊的清香,在鼻尖萦绕,让他心头五味杂陈。陈平说的那些楚军士兵的惨状,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他也是从底层摸爬滚打过来的,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可战场之上,容不得半分怜悯。他自然记得陈平此前进言的“缓兵之计”,也清楚此刻是灭楚的最佳时机,可指尖摩挲着腰间吕雉绣的香囊,昨日夜里妻子的叮嘱又在耳边响起:“项羽虽困,却是强弩之末;韩信新封楚王,手握重兵,驻兵下邳,离彭城不过两日路程,他若有异心,趁咱攻楚时偷袭荥阳,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刘邦的眉头拧得更紧了,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想起韩信被改封楚王后,派来的谢恩使者那张倨傲的脸——使者捧着韩信的贺表,语气虽恭敬,眼神里却带着几分施舍般的得意,说“楚王说了,汉王若需相助,只需一封书信,楚地精兵即刻便至”。这话听着是表忠心,实则是在炫耀兵力。更让他介怀的是,使者带来的礼物中,给刘邦的不过是一匹寻常的宝马,给樊哙的却是什么?是一箱金银,两匹西域进贡的绸缎!樊哙是他的连襟,是跟着他从沛县出来的老弟兄,韩信这般拉拢,居心何在?
“可盟约已签,天下皆知。”刘邦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与犹豫,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眼前浮现出盟约签订那日的场景——项羽的使者带着青铜板来,脸上满是志在必得的傲慢,仿佛不是来签盟约,而是来施舍恩典。可即便如此,盟约上的“永不相犯”四个字,是他亲手刻上去的,如今若是撕毁,岂不是落得个背信弃义的名声?将来如何收拢天下诸侯的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楚汉争霸演义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楚汉争霸演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