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图纸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第五遍,他才满意地放下笔 —— 每个部件都标注了尺寸,比如 “犁辕长六尺,用三年生榆木,弯曲弧度一尺二”“犁盘直径八寸,硬枣木制作,中间留一寸圆孔穿轴”,连木销的粗细都写得清清楚楚,确保工匠一看就懂。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陈则宏就揣着图纸去了城西的铁匠铺。
铁匠王师傅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手艺人,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被火星溅到的小疤痕,手上的老茧厚得能磨破铜钱。
他打造的农具不仅结实,还特别趁手,附近十里八乡的农户都愿意找他打铁。
陈则宏到的时候,王师傅正光着膀子在炉前打铁,烧红的铁块在铁砧上发出 “叮叮当当” 的声响,火星子溅得满地都是。
看到陈则宏进来,王师傅连忙用铁钳夹着铁块放到水里,“滋啦” 一声,白雾升腾而起,他才擦了擦汗问道:“陈掌柜,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小铺子?是要打把菜刀,还是修修锄头?”
陈则宏笑着递过图纸:“王师傅,我想请您帮忙打个犁具,您看看这图纸行不行。”
王师傅接过图纸,凑到窗边的亮光下仔细看,眉头越皱越紧。
他用粗糙的手指指着图纸上的曲辕,疑惑地说:“陈掌柜,这犁具模样怪得很,跟咱平时打的直辕犁不一样啊。这弯曲的辕木,看着就不结实,能拉得动吗?还有这圆盘子,装在前面碍手碍脚的,看着没啥用,反而多此一举。这玩意儿真能好用?”
“王师傅,您听我跟您说。”
陈则宏走到他身边,指着图纸耐心解释,
“这曲辕看着弯,其实更结实 —— 榆木本身有韧性,弯曲后受力更均匀,比直辕还耐用,而且重量能减轻一半,您想想,牛拉着能省多少劲?这犁盘可不是没用,您看,它能绕着犁轴转动,农户耕地时想转弯,不用再费劲扛着犁辕往这边拽,只要轻轻掰一下犁盘,犁尖就能跟着转向,省不少力呢。还有这犁尖,改成尖弧形后,扎进地里更顺畅,翻土又快又深,后面的犁壁还能把土块打碎,后续播种都不用再锄地了。您先打一具试试,材料钱我来出,要是不好用,您再改回原来的样子,我绝无二话。”
王师傅盯着图纸看了半天,又想起平时陈则宏的为人 —— 去年冬天他老伴生病,没钱抓药,还是陈则宏悄悄塞了他二两银子,没要他还。
他心里一热,点了点头:“行,陈掌柜,我信你一次。我这就去选材料,争取三天内给你打出来。”
说着,他就去后院的木料堆里翻找榆木,还特意挑了根纹理顺直、没有结疤的,说这样的木料更耐用。
离开铁匠铺,陈则宏又去了街尾的木匠铺。
木匠李师傅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时不爱说话,却手艺精湛 —— 他打造的桌椅不仅结实,还特别符合人体工学,坐久了也不觉得累。
陈则宏把图纸递给李师傅,特意叮嘱:“李师傅,这犁辕和犁柄要用三年生的榆木,榆木轻便还耐腐,不容易开裂。犁柄一定要打磨得光滑点,最好再用砂纸磨三遍,农户们天天握着,可别磨破了手。还有这犁盘,要用硬枣木做,枣木坚硬,不容易变形。”
李师傅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又用尺子量了量图纸上的尺寸,点了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块小木板,用铅笔在上面画了个缩小版的犁盘,递给陈则宏:“这样?”
陈则宏一看,李师傅不仅画出了犁盘的形状,还在上面标注了孔的位置,跟他图纸上的一模一样。
他连忙点头:“对,就是这样,李师傅您真厉害。”
李师傅嘴角微微上扬,又低下头,开始收拾工具准备干活。
接下来的半个月,陈则宏每天都要去铁匠铺和木匠铺盯着。
早上天不亮就去铁匠铺,看王师傅打造犁尖和犁壁 —— 有次他看到王师傅把犁尖打得太钝,连忙提醒:“王师傅,犁尖要再磨锋利点,这样扎土才容易,不然牛拉着还是费劲。”
王师傅听了,立刻把犁尖放进炉里重新烧红,用小锤一点点敲出锋利的刃口;
下午又去木匠铺,看李师傅做犁辕和犁盘 —— 看到李师傅把犁辕的弯曲弧度做得太大,他又建议:“李师傅,弧度再改小些,一尺就行,太大了牛拉着会跑偏,反而不方便。”
李师傅二话不说,拿起刨子就开始修改。有时候工匠们忙不过来,陈则宏还会搭把手 —— 帮王师傅递递锤子,帮李师傅扶扶木料,虽然手上沾了不少铁屑和木屑,却觉得心里格外踏实。
终于,在第二十天的时候,第一具曲辕犁打造完成。
陈则宏提着心,围着犁具转了三圈,仔细检查了一遍:犁辕弯曲得恰到好处,用手摸上去光滑无刺,没有一点毛边;犁盘转动灵活,轻轻一掰就能转半圈,没有丝毫卡顿;犁尖锋利得能划破纸张,犁壁平整光滑,弧度也正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