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逸见030双臂交叉于胸前,且向后退了一步,立刻认出这是幽影斥候的紧急暗号。
他迅速接入群体链接,调出北坡区域的生命体征数据。032的体温在凌晨两点骤然下降,心跳减缓,肌肉力量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七,这些变化与感官退化的时间完全一致——低温已经开始影响子体的身体状态。
他关闭数据面板,走向储物架寻找材料。目光落在“厚皮魔兽残骸”一栏上。这种生物栖居于北坡洞穴深处,皮质坚韧,脂肪层厚实,最适合作为御寒材料。几天前清理通道时带回了三具完整尸体,一直未启用。
段逸决定制作一件新的披风。
他叫来033协助剥皮。两人站在火坑边,用骨刀小心割开兽皮边缘。段逸控制着火势,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革变脆。油脂缓缓渗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焦腥味。
兽皮剥离后,段逸将其平铺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他取出先前采集的发光苔藓,挑出干燥松软的部分,用手揉碎,均匀撒在皮内侧。这种苔藓能自然发热,质地轻柔,可有效阻隔寒气。
接下来是缝合工序。普通藤条易断,他改用从魔兽筋腱中抽出的筋线。针脚采用交叉锁边法,使接缝更加紧密,不易漏风。
肩部是最难处理的部分。原设计的绑带稍一活动便容易松脱。段逸从工具区取来一小块黑铁矿,在磨石上打磨出两个弧形扣件,随后在披风对应位置打孔安装。他让033反复进行跑动、翻滚、蹲起测试,扣件始终稳固未松。
第一件披风终于完成。外观呈深褐色,内衬泛着微弱的绿光。虽比旧狼皮披风略重,但更贴合身形,行动自如不受限制。
段逸召集033、034、035,命他们前往北坡执行测试任务:在观测点巡逻两小时,再静止站岗两小时。外界气温零下十度,风力四级。
出发前,段逸逐一检查装备。确认肩扣牢固、领口密封严实,无皮肤外露。三人列队而立,动作整齐划一。
抵达北坡观测点后,段逸通过灵魂链接实时监控三人的体温、心跳与肌肉状态,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数据。
第一小时,天气持续转冷,风卷着雪粒撞击岩壁。033走在前方,步伐稳健。数据显示其体温维持在36.2度左右,心率每分钟84次,肌肉功能正常。
第二小时进入站岗阶段。三人背靠岩壁站立,尽量减少动作以保存热量。段逸发现035指尖轻微颤抖,立即放大细节查看——指尖温度降至12.3度,尚未出现组织坏死,其余部位体温稳定。
第三小时,风力增强至五级。段逸察觉034背部温度出现短暂波动,但很快恢复。原因是强风吹起了披风一角,所幸内层隔热材料仍发挥作用。
第四小时结束,段逸下令返程。
三人回到生活区,脱下披风接受检查。033身体无异常;034耳廓微红,十五分钟后恢复正常;035右手食指发红,皮肤完好,无水泡或裂痕,属一级冻伤,简单处理即可痊愈。
平均工作效率达到正常水平的92.7%,连续作业四小时,超出预期目标。冻伤率降至5%,符合安全标准。
段逸坐在火坑旁,拿起一张新兽皮撰写报告。炭笔写下:“御寒装具Ⅰ型,材料:厚皮魔兽外层 + 压缩干燥发光苔藓内衬。工艺:低温烤皮、筋线锁边、黑铁搭扣。适用场景:夜间警戒、外出采集。结论:合格。”
他将这份报告归入《生存标准卷册》。这本册子此前已有七项标准流程,涵盖食物保存、轮班安排、逃生路线、陷阱设置等内容。这是第八项。
随后,段逸下达批量生产指令。优先配发夜班与外出小组。其余人员继续使用旧披风,但在易受冻部位加贴皮补丁作为过渡。
他安排033每日巡查披风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登记,统一修复。修补规则亦写入规范:小范围开线以筋线重缝;大面积撕裂则更换内衬或外层;无法修复者拆解回收材料。
最后,他在生活区墙上刻下新规:“所有人员离营必须穿戴全护式披风,违者暂停任务执行。”全体工兵前来观看,并反复练习识别与执行流程。
深夜,段逸仍坐在火坑边。他在另一张兽皮上绘制披风结构图。心中已开始规划下一步改进方向:寻找更轻盈的材料以提升灵活性;尝试不同厚度组合,适应多变温度环境;探索模块化设计,便于部件更换。
033、034、035已在休息区入睡。他们躺在发热石床上,身上盖着新制披风。暖意缓缓渗入体内,助其恢复体力。披风内的发光苔藓在黑暗中闪烁着细微的绿光,忽明忽暗。
段逸起身,将最后一块烘干的皮革放入储物架底层。转身时不慎碰到了墙上的红藤——那是前几天挂上的流程完成标记,此刻静静垂挂着,纹丝未动。
他走回指挥位坐下,指尖轻轻敲击桌面。桌角放着一块黑铁片,是今日制作扣件剩余的边角料,边缘锋利,足以划破皮肤。
外面的风已渐渐平息。
035翻身时,压住了披风的一角。
喜欢最后一只哥布林,种田建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最后一只哥布林,种田建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