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会,气氛从一开始就透着几分微妙。
户部尚书显然有备而来,再次出列,将裁撤文华阁的议题抛了出来,言辞恳切,句句不离“为国节流”、“体恤民力”,仿佛不裁文华阁,大晟明日就要亡国一般。
几位赵王派的官员立刻出声附和,形成一股不小的声浪。
龙椅上,凌薇薇昨日那股志在必得的兴奋劲已经沉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刻意模仿的、略带威严的平静。她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显露出烦躁或无助,而是耐心地听着,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着龙椅扶手。
直到户部尚书说完,几位附和者也表演完毕,朝堂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她时,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爱卿为国操劳之心,朕已知晓。”
户部尚书心中一喜,以为女帝又要像以往那样被迫妥协。
然而,凌薇薇话锋陡然一转,语气依旧平稳,却带上了苏清月那份分析报告里的核心逻辑:“然,文华阁掌修国史,录朕言行,关乎王朝文脉与后世评说,岂是寻常刊印作坊可比?裁撤之言,未免轻率。”
户部尚书脸色微变,急忙辩解:“陛下,修史之事可由翰林院……”
“由翰林院兼管?”凌薇薇打断他,按照苏清月教的,抛出第一个问题,“那么,翰林院日常职责繁杂,可能确保修史录训不受耽搁?可能确保所刊典籍无一疏漏?若因此延误或出错,这‘不重文教’、‘轻慢史笔’之名,是爱卿来担,还是朕来担?”
她没给户部尚书回答的机会,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直指核心:“再者,爱卿言及节省开支,却只提裁撤,不言后续。若将圣贤书交由民间刊印,如何确保版本统一、内容无误?若有书商为牟利,擅自增删篡改经文,混淆视听,这教化之责,又该由谁承担?”
两个问题,一个关乎皇权威严与历史定位,一个关乎思想统治根基,都精准地钉在了户部提议最致命的软肋上。
户部尚书张了张嘴,额头开始冒汗,他发现女帝今日的思路异常清晰,完全不像往日那般可欺。
凌薇薇看着对方哑口无言的样子,心中大爽,表面却愈发沉稳,抛出了苏清月教的最后一招,也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一步:“故而,裁撤之事,休要再提。”
她顿了顿,扫视一圈神色各异的百官,缓缓下达了最终指令:“不过,户部节省开支之心,亦属可贵。这样吧,着户部与文华阁,于十日之内,共同拟定一个‘开源节流、提升刊印效用’的章程呈报于朕。既要省钱,也要把事办好,方是正理。若一味只知裁撤,与因噎废食何异?”
一番话,有理有据,有驳有立,既否决了对方的攻势,又反手将难题踢了回去,还顺便给文华阁敲了记警钟,指明了改革方向。
整个宣政殿落针可闻。
赵王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死死盯着龙椅上的凌薇薇,似乎想从她脸上看出些什么。他绝不相信这番滴水不漏的应对是那个蠢笨懦弱的侄女自己想出来的!
一些中立派官员则暗暗点头,觉得陛下今日处置得颇为得体,甚至隐隐有了几分明君气象。
而站在后排的苏清月,微微垂着头,心中却远不如表面平静。她清晰地听到,女帝方才所言,几乎就是她写在纸上的策略,只是用更符合帝王身份的语言转述了出来。一种微妙的、参与了某种隐秘计划的感觉,在她心底滋生。
“退朝——”
随着福公公的高唱,凌薇薇起身,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苏清月所在的方向,唇角勾起一抹极快、极浅的弧度,随即恢复威严,转身离去。
回到寝殿,凌薇薇再也按捺不住,兴奋地差点原地蹦起来。
“福公公!你看到没?看到赵王那老小子的脸色没?哈哈哈!太爽了!”她毫无形象地瘫在软榻上,笑得见牙不见眼。
福德海也陪着笑,心中却感慨万千。他伺候先帝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能在朝堂上怼赢权臣,看得如同街头打架赢了一般畅快。
“陛下圣明。”他由衷地说道。今日之后,朝中那些观望的风向,恐怕要变一变了。
兴奋劲儿过去,凌薇薇的思绪立刻回到了她最关心的问题上——如何把苏清月这块“绝世美玉”名正言顺地挖到手。
直接下旨封官?封什么官?女官系统本就繁杂,突然塞人,目标太大,容易惹人非议,苏丞相那边也不好交代。
请来做老师?名义倒是不错,但关系不够紧密,无法随时“咨询”。
她需要一个合情合理、不易被反驳,又能让苏清月常伴左右、参与核心事务的职位。
凌薇薇拧着眉,在殿内来回踱步,脑子里飞快地闪过看过的各种古装剧、小说设定。秘书?助理?参谋长?首席智囊?
这些词在古代都没有对应官职啊!
她烦躁地挠头,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桌上那堆依旧如山的奏折,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学霸养成计划!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朕的学霸养成计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