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将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如同向志学此刻沉重的心情。他牵着牧尘,踏进家门,屋子里依旧是一片压抑的寂静,与离开时并无二致。张秀的房门依旧紧闭,仿佛里面的人已与这个世界隔绝。
向志学将牧尘安顿在里屋,摸了摸他柔软的头发,孩子安静地靠在床头,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着儿子苍白的小脸,再想到陈主任那句“无法扭转”,向志学只觉得胸口堵得发慌。
他无法去苛责妻子,她的痛苦和失控,他看在眼里,那是一种被逼到绝境的绝望。可他同样无法原谅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在家庭的风暴中,他似乎总是慢了一步,没能更好地庇护任何一方。这种无力感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
他深吸一口气,走向厨房。母亲正背对着他,在灶台前忙碌,但那动作迟缓,背影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佝偻和疲惫。锅里的水汽蒸腾,模糊了她花白的头发。
“妈。”向志学低声唤道。
向奶奶动作一顿,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我……今天带牧尘,去看了陈主任。”向志学的声音干涩。
向奶奶猛地转过身,沾着水珠的手在围裙上无措地擦着,眼神里带着急切和惶恐:“医生怎么说?”
向志学将陈主任的诊断,孩子加重的病情,以及那句“情绪崩溃的照料者靠近只会加重病情”的话,尽可能平静地转述了一遍。但他声音里压抑的痛苦和后怕,还是丝丝缕缕地泄露了出来。
厨房里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灶上的开水还在咕嘟作响。
向奶奶的脸色一点点变得灰白,她扶着灶台边缘,才勉强站稳。原来,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不是孩子不原谅,而是孩子的病,承受不住了。
“妈,”向志学看着母亲,眼神里带着恳求,“我想……求您一件事。”
向奶奶抬起眼,望着儿子。
“我想请您,带牧尘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向志学艰难地开口,“城里环境嘈杂,现在家里的气氛……你也知道。回老家,换个清静的环境,也许……也许孩子能松快些。我放假就回去看你们。”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更低了些:“也让秀儿……能缓一缓。她现在的精神状态,实在不好。两个人暂且隔开,对牧尘,对秀儿,可能……都好。”
这个决定在他心里盘旋了一路,说出来,却依然觉得沉重无比。将儿子送走,这无异于承认这个家暂时无法给孩子需要的安宁,也意味着他要独自面对妻子后续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
向奶奶沉默了,久久没有说话。她低下头,看着自己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昨天张秀那些尖锐的指责——“挑唆”、“想看我们母子离心”、“好独占孙子”——言犹在耳,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她的心上。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小家里,或许真的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存在。她的爱和付出,在儿媳眼里,成了别有用心。昨天夜里,她就起了离开的念头,这个家,因为她那一巴掌,似乎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可是牧尘……她怎么放得下这个心里伤痕累累的孙子?
此刻,儿子的请求,与她那隐秘的、带着伤痛的去意,不谋而合。
带牧尘走,离开这个让他恐惧的环境,也离开这个让她尴尬和伤心的局面。
良久,向奶奶才抬起头,眼圈泛红,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好。我带牧尘回去。”
她答应了,不仅仅是为了孙子,也是为了这个在破碎边缘挣扎的小家,能有一个喘息和修复的空间。也为了她自己,那被伤透的心,需要一点距离来舔舐伤口。
“志学,”她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家里……就交给你了。秀儿那边,你好好跟她说。她……也不容易。”说到最后,老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和释然。
向志学重重地点了点头,喉头梗塞,说不出话来。
决定做得突然,但行动却很快。向奶奶几乎没有耽搁,就开始默默地收拾她和牧尘的行李。她的东西不多,几件换洗衣服而已。大部分时间,她都在仔细地给牧尘整理,将他的衣物、那盒彩色铅笔、还有几本他偶尔会翻看的图画书,小心地放进一个旧布包里。当她拿起那张被牧尘珍藏的、模糊了小松鼠的识字卡片时,她的手停顿了许久,最终还是将它轻轻放在了叠好的衣物最上面。
张秀的房门始终没有打开。不知道她是否听到了外面的动静,还是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向志学走进里屋,蹲在牧尘面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温和:“牧尘,爸爸和奶奶商量了,你和奶奶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好不好?老家有院子,有田野,很安静。”
牧尘依旧没有反应,只是长长的睫毛轻微颤动了一下。
向奶奶走过来,伸出手,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轻柔和平和:“牧尘,跟奶奶走,好吗?”
出乎意料的,牧尘抬起头,看了看奶奶,又看了看父亲,然后,他慢慢地,将自己冰凉的小手,放进了奶奶布满老茧的掌心里。
这个微小的动作,让向志学鼻尖一酸,也让向奶奶浑浊的眼里瞬间涌上了泪光。孩子或许不懂大人们的复杂纠葛,但他本能地选择了能让他感到安全的那个人。
没有过多的告别,甚至没有惊动左邻右舍。向奶奶牵着牧尘,提着那个简单的行李包,在渐浓的暮色中,走出了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如今却满是伤痕的家门。
向志学站在门口,看着一老一小两个身影相互依偎着,消失在巷子的尽头。夕阳将他们的影子融合在一起,显得格外孤单,又带着一种彼此支撑的坚定。
他缓缓关上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滑坐在地上。屋子里彻底空了下来,只剩下他和一扇紧闭的房门,以及满室令人窒息的寂静和等待他独自去面对的未来。
暂时的别离,是为了更好的重逢。但愿如此。
喜欢向光而生,向尘而安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向光而生,向尘而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