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不群从周文渊口中得知德安府事件的真相后,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终于得到了解答——为何沈钧会如此仓促,甚至不顾自己重伤昏迷,也要连夜护送裕王回京。
这绝非简单的任务交接或行程安排,而是因为京城之外,已然危机四伏!
两位皇子,一在德安遭遇投毒,一在开州附近遭遇武力伏击,这分明是一场针对皇室血脉、有预谋、多线并发的刺杀行动!沈钧作为锦衣卫副指挥使,肩负护卫裕王之责,在得知景王遇刺的消息后,岂能不惊?他必须第一时间将裕王送回戒备森严的京城,置于最严密的保护之下,同时也要尽快向皇帝和陆炳禀报这惊天动地的连环刺杀案!
想通了这一层,岳不群只觉茅塞顿开,但随之而来的,并非是豁然开朗的轻松,而是对那新发现的、更加庞大深邃的阴谋迷雾感到一阵头疼。
几年前自己在南京城外偶遇裕王,并用《玉女心经》和欲望交换能解决大徒弟令狐冲体内异种真气的赤焰金莲。这本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他岳不群拿秘籍,裕王付出报酬,银货两讫,互不相欠。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看似单纯的交易,竟会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最终将他乃至整个华山派,都牵扯进了如此凶险、如此深不可测的朝堂漩涡与皇室阴谋之中!这早已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料,也超出了江湖纷争的范畴。
“如今已是深陷局中,想要独善其身,恐怕是痴心妄想了。”岳不群心中暗叹,“只是,该如何做,才能从这重重迷雾、步步杀机的阴谋中破局而出?如何才能确保华山派不被这滔天巨浪所倾覆?”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手隐藏在暗处,势力庞大,手段狠辣,连皇子都敢刺杀,其能量和决心可想而知。自己虽然武功高强,但面对这等国家层面的权谋与厮杀,个人的勇武,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思绪纷乱间,他忽然想起了第一次在官道遇袭时,自己与沈钧联手,活捉的那两名八品下的黑衣人!
“那两人,是此案的关键线索!”岳不群精神一振,“沈钧行事周密,他当时虽匆忙离去,但那两名重要俘虏,想必已通过其他隐秘且安全的渠道,**押解回京**了。希望以锦衣卫的手段,此刻已经从那二人口中撬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这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只要能从俘虏口中找到指向幕后黑手的证据,或许就能扭转被动的局面。
“我必须尽快恢复实力!”岳不群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那几条尚未完全修复的细微经脉传来的滞涩感,“只有恢复到全盛状态,才有足够的底气应对接下来的风浪。然后,必须尽快返回京城,与沈钧汇合,了解案情进展,共商对策。”
明确了目标,岳不群的心绪渐渐平复下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修复体内最后受损的经脉上。每日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室中打坐调息,以精纯的紫霞真气,如同最细腻的刻刀,一点点地温养、疏通那些因丹药之力不足而残留的郁结与损伤。这个过程缓慢而需要极大的耐心,但他心无旁骛,进展虽慢,却稳扎稳打。
而在修复经脉的闲暇之余,岳不群与周文渊的关系,也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经过岳不群帮助周文渊通过脚印识别大盗特征、引导风无影主动投案归还赃物,再到前几日那场毫无戒备的宿醉畅谈,两人之间那层因身份、立场而产生的隔阂已然消融大半。
周文渊见识了岳不群的能耐与担当,更在酒醉深谈中了解了其“身不由己”的处境,心中那份因锦衣卫而产生的忌惮与疏离,逐渐转化为了对岳不群个人的欣赏与信任。
而岳不群也通过周文渊,窥见了朝堂的复杂与凶险,并获得了关于德安府事件的关键信息,对这位身处清流、处境微妙却又不失风骨的知府,也多了几分真正的敬重。
于是,每隔几天,当岳不群结束一轮枯燥的经脉修复,需要放松心神时,只要周文渊在府上未曾外出,他便会信步前往周文渊的书房或是一同品茶的花厅。
两人之间的关系,可谓一日千里。
周文渊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自幼饱读诗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学问根基极为扎实。而岳不群虽是江湖人士,身为华山掌门,却也并非目不识丁的武夫。华山派传承数百年,亦讲究文武兼修,岳不群从小也是接受儒家教育,熟读圣贤经典,文采斐然,只是平日鲜少展露罢了。
如今,在这开州府衙的后宅之内,两位身份迥异却同样学识渊博的中年人,找到了共同的爱好与话题。
他们或是在书房中一同研读诗书,探讨某篇古文的微言大义,品评历代诗词的优劣得失;或是周文渊兴致勃勃地给岳不群讲述朝堂上的趣闻轶事、官场规则,让岳不群对那远方的紫禁城有了更生动的认知;偶尔,岳不群也会应周文渊之请,浅显地讲解一些内功修炼的基本原理、养生吐纳的粗浅法门,令周文渊这等文人啧啧称奇,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