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仲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语气带着几分荒谬感:“我们向他提出了合作意向,言明朝廷愿助他一臂之力,共同铲除东方不败,夺回教主之位。然而……那任我行狂妄至极!他甚至不愿听我们说完条件,便直接回绝,并口出狂言,声称——‘我的敌人,我自己就能杀!何须借助他人之力?更遑论朝廷鹰犬!’”
岳不群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也忍不住露出一丝了然的神色。
是了,那才是他记忆中熟悉的任我行。霸道、自负、目空一切,将骄傲刻进了骨子里。让他与曾经囚禁他的朝廷合作,去对付他视为囊中之物的叛徒?这简直比杀了他还难。他宁愿独自挑战东方不败,战死方休,也绝不会接受这种在他看来是“施舍”或“利用”的联手。
“任我行……确实是这样的脾性。”岳不群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条看似最便捷的路,从一开始就被任我行自己堵死了。
如此一来,所有的压力与期望,似乎都落在了他岳不群的肩上。要他去组织一场,针对一位九品巅峰魔教教主的多位九品高手联合围杀……这任务的难度,光是想想,就让人感到绝望。
岳不群沉默着,大脑却在飞速运转,权衡着陶仲文提出的这个惊天计划的利弊。
诚然,正如陶仲文所剖析的,此事风险巨大,直面九品巅峰的东方不败,稍有不慎便是华山派与他本人万劫不复的深渊。然而,在巨大的风险之下,岳不群那深藏于心的野心与复兴华山的执念,却让他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机会!
一个可以让华山派真正实现中兴,甚至超越历代先辈辉煌的天赐良机!
他心中不由得回想起华山派近年来的处境。自己殚精竭虑,苦心经营数年,好不容易让华山声望渐起,势力有所恢复,却转眼就因为牵扯进裕王之事,不得不被迫封山,前功几乎尽弃。
除了裕王事件这个外因,岳不群深知,制约华山发展的根本内因,在于华山自身的人才底蕴太过薄弱。顶尖高手仅有他一人,中层骨干在经历了早年的剑气之争后也是青黄不接。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弟子门人,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再宏大的蓝图也难以实现。
即便没有裕王事件的牵连,岳不群也清醒地认识到,华山派的发展已经触碰到了瓶颈。他暗中布局,目前所能实际掌控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无非是陕西本土、以及通过英白罗渗透的四川、福建部分江湖势力。在湖南地界,也刚刚与丐帮达成了一些互利合作。
“这……几乎已经是目前华山派凭借自身力量,所能拓展的极限势力范围了。”岳不群在心中暗叹。
往北,是贫瘠苦寒之地,江湖势力零散,价值不大。往南,富庶的江南和两广之地,中间却隔着势力根深蒂固的武当派和关系微妙的丐帮,难以逾越。往东,中原腹地乃至沿海,更是少林寺这等千年古刹的传统影响范围,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华山派,已经被无形地困在了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没有了继续扩张的余地。除非……能打破现有的江湖格局!
而眼下,陶仲文提出的这个“号召天下正道,围剿魔教,诛杀东方不败”的计划,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打破格局的千载良机!
“若是由我岳不群来主导这场举世瞩目的围剿之战……”岳不群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那么,无论最终成败如何,我本人以及华山派的声望,都必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届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华山派将真正成为武林中举足轻重、一言九鼎的领袖力量!”
他开始在心中默默盘算己方可能集结的力量:
“如此算来,若能促成此事,胜算至少也有五成!”岳不群眼中精光一闪,“若是朝廷能再暗中派遣一两位不为人知的九品高手助阵,而我……若能在这段时间内,将紫霞神功再推进一步,哪怕只是稳固当前境界,熟练运用,胜算还能再增加一两成!”
想到此处,岳不群只觉得一股久违的豪情与火热自心底涌起!风险固然存在,但这收益,实在太诱人了!这不仅仅是为朝廷办事,更是为他岳不群自己,为华山派的未来,劈开的一条通天之路!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目光重新变得平静而深邃,看向一直在静静等待他答复的陶仲文。
“陶天师,”岳不群缓缓开口,语气沉稳而坚定,“由岳某出面,主导联络各方,共剿魔教,夺回《葵花宝典》……此事,并非不可为。”
陶仲文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并未插言,他知道岳不群必有下文。
果然,岳不群话锋一转,正色道:“不过,岳某有几个条件。还望天师,以及陆大人,能够应允。”
陶仲文似乎早有预料,神色不变,平和地点了点头:“道友但说无妨。只要不悖逆朝廷法度,不有损陛下威严,条件只要不是太过离谱,贫道皆可代陆大人先行应下,具体细节,亦可再行商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