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阳光如碎金般洒落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微风轻拂,带来泥土与青草混合的芬芳,黄普的心情也如同这天气一般明媚而温暖。
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向父母摊牌:“爸,妈,我不打算找工作了,也不准备考公务员。”
“那你想干什么呢?”父母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与不安。
黄普目光坚定,声音温和却透着执着:“我的专业是农学,我想留在家里务农——准确地说,是创业。比如,我可以种植优质的大棚甜瓜,用我学到的知识提升产量和品质。”
“什么?你疯了吗!”父亲猛地从椅子上站起身,脸色骤然阴沉,声音陡然拔高,“读了这么多年书,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结果回来当农民?你知道别人会怎么笑话我们吗?我们的脸往哪儿搁!”
话音未落,母亲也紧跟着附和:“要是注定要种地,当初何必拼命供你读书?早就可以在家干活了!你现在这样,不是让亲戚邻里看笑话吗?找个体面的工作,安安稳稳过日子才是正道!”
黄普张了张嘴,还想解释,却被父亲愤怒的咆哮生生堵了回去。他低下头,喉头一紧,终究没再说出一句话,只能默默退到一旁,任沉默在屋内蔓延。
第二天清晨,晨光熹微,院子里的露珠还在瓜叶上轻轻颤动。黄普见父母的脸色已缓和许多,便趁母亲独自在厨房做饭时,轻声走近,语气诚恳地说:“妈,我不是要当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我是想创业。我学的是现代农业技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种大棚甜瓜,提高效益,打造品牌,甚至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
母亲手中的锅铲顿了顿,眉头稍稍舒展。她转过身,目光复杂地看着儿子:“孩子啊,你说得倒是好听。可你也知道,咱们这儿种甜瓜的人太多了,市场竞争激烈得很。你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既没经验,也没资金,拿什么跟人家拼?别到时候赔了本,还伤了心。这事……还是再想想吧。”
说完,她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继续忙碌,留下黄普一人站在门口,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母亲的话并非全无道理,可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对农业未来的憧憬,早已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他不愿放弃。
几天后,黄普决定换个策略——从父亲入手。他知道父亲平日里爱抽烟喝酒,便特意去镇上的小卖部买了包高档香烟和一瓶浓香四溢的老白干,揣在怀里,像捧着希望一般回家。
晚饭时分,炊烟袅袅,饭菜飘香。黄普将烟酒轻轻放在桌上,笑着递过去:“爸,这是我特意给您买的,您尝尝。”
父亲愣了一下,拿起烟盒仔细看了看,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哟,好烟啊!还有酒?不错,还算有孝心,知道疼老子了。”
“应该的。”黄普恭敬地说道,语气温柔,“您种了一辈子地,风吹日晒不容易。现在年纪大了,该享享清福了。以后家里的地,就交给我来打理吧,您只管指点就行。”
母亲在一旁听着,眼眶微微泛热,忍不住插话:“真是长大了,懂事了。儿子学的就是这个,让他好好干,说不定真能把咱家的地种出个名堂来!”
黄普心头一暖,连忙接道:“那是当然!只要我用心去做,所学的知识就不会白费。说不定哪天,我还真能成为乡里有名的农业专家呢!”
父亲闻言,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嗯……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我得提前告诉你——可以种地,但只能当成副业!平时还得找份正经工作上班,不能整天泡在田里,像个土里刨食的庄稼汉,那才叫没出息!”
黄普的笑容僵在嘴角,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他望着父亲那张写满固执的脸,终于明白:这条路,不会有人轻易为他铺平。
但他没有退缩。他知道,真正要说服父母,需要让他明白大学生可以在农村创业,应当找一个农村创业成功的例子给父母看。
想了大半天,很快就想到了自己的好同学马亮,想让马亮将自己种植大棚芹菜的经验告诉父母,这样父母就会慢慢地支持他。
于是,黄普马上拔通电话:“喂,马亮,我现在遇到困难了,能帮一下忙不?这个忙非你来帮不可哟!”
“怎么回事呀?小普,说一说,到底是什么忙?我能有多大能耐,还非我不可!”马亮惊异地问。
“是这么一回事,父母不同意我在农村创业,还是想劝我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也不知道这所谓体面工作有多难找?”黄普说。
“那你就说,体面工作是不错,但是与农学知识相关的岗位不多,我们的专业偏向实践,只有在田间实践,才能真正地实现学有所用。”马亮接着说。
“哎,你不知道啊,”黄普叹了口气,语气里夹着几分无奈与焦灼,“我说想用农学知识在农村创业,本以为能让他们高兴,结果父母一听就皱起了眉头。说我没经验,也没资金,怕这事十有八九成不了,最后不仅白忙一场,还得赔个精光……反正各种担忧一股脑儿全来了。”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他们心疼我,可我也真不想就这么放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失业返乡,把农田种成聚宝盆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失业返乡,把农田种成聚宝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