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辞的深夜来访,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虽不剧烈,却清晰地昭示着水面之下潜藏的暗流。陈微儿深知,自己已不再是那个可以偏安一隅、默默积蓄力量的孤女。晋王宇文渊的“合作”,神医顾清辞的“关切”,都将她推向了风口浪尖。她必须更快地编织自己的信息网络,才能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看清局势,寻得生机。
漱玉阁内,信息初聚
小蝉年纪小,心思活络,又常在府中低等仆役中走动,很快便带回了一些看似琐碎却耐人寻味的消息:
“小姐,听说夫人(柳氏)这几日心情极差,摔了好几套茶具,还悄悄派人去城外寺庙上香,像是要求什么。”
“还有,二小姐(陈婉儿)身边的丫鬟说,二小姐最近总在偷偷绣一个香囊,花样……不像女儿家寻常用的。”
张婆子则从厨房的只言片语和采买婆子的闲聊中,捕捉到一些外部动向:
“侯爷最近回府越来越晚,似乎朝中有什么大事,几位大人常来书房密谈。”
“市井间有流言,说边关好像不太平,粮价都有些波动了。”
赵铁那边,则在“师父”的“指点”和自身的留意下,对晋王府外围的侍卫轮换、一些与王府有隐秘往来的官员车马,有了初步的了解。他甚至发现,除了晋王的人,似乎还有另一股势力在暗中关注着悦来居和安国侯府的动向,行事风格更为隐蔽,这让他心生警惕。
陈微儿将所有这些零散的信息,在自己房内一张精心绘制的简易关系图上逐一标注、连线。柳氏的焦躁、陈婉儿的小动作、父亲的忙碌、边关的传闻、晋王府的动静、以及那神秘的第三方窥探……这些点渐渐勾勒出一幅模糊却令人不安的图景。山雨欲来风满楼。
晋王府的书信
就在陈微儿努力拼凑信息时,宇文渊的“诚意”以另一种方式送达。并非通过赵铁,而是一封由晋王府亲卫直接、堂而皇之送到安国侯府门房,指名道姓要交给“陈大小姐”的信函。
信的内容很简单,措辞甚至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疏离,言及感谢陈小姐日前提供的“民间调理方子”(暗指施针之事),附上一份“谢礼”清单,皆是些名贵药材和绫罗绸缎。但在信的末尾,却有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近日京中多有流言,恐有小人作祟,望小姐深居简出,静心休养,勿受外界滋扰。”
这看似关怀的提醒,实则是警告,也是情报。宇文渊在告诉她,有人(可能是柳氏,也可能是其他对手)正在散布对她不利的言论,并且,他知晓她的一举一动,包括她可能想做的某些事。这份“谢礼”,既是酬劳,也是将她与自己绑得更紧的绳索,更是做给外人看的一种姿态——安国侯府的陈微儿,是他晋王关照的人。
顾清辞的“药方”
几乎在晋王府信使离开的同时,顾清辞派人送来一个精致的食盒,说是府上新做的点心,给陈小姐尝鲜。食盒底层,却并非点心,而是一本手抄的、纸张泛黄的医书残卷,名为《西域奇毒考》。书中夹着一页薄笺,上是顾清辞清隽的字迹:“偶得此卷,或对小姐研习调理之法有所助益。然书中所述多为偏锋,毒性猛烈,望小姐慎之研之,切勿轻易尝试。”
这份“礼物”比晋王的更隐晦,也更意味深长。他不仅知道她在钻研医术(很可能猜到了与晋王旧疾有关),还提供了极为专业和稀缺的资料。那句“切勿轻易尝试”,既是医者的提醒,似乎也暗含着他知晓她或许有“尝试”的对象和意图。他是在提供帮助,还是想通过她验证什么?或者,是想借她的手,达成某种目的?
漩涡中心
陈微儿坐在灯下,面前摊开着晋王的书信和顾清辞送来的医书残卷,桌上还摆着小蝉、张婆子等人报来的信息摘要。她感觉自己正处在几股无形力量交汇的中心。
晋王宇文渊,霸道强势,给予资源和保护,也施加控制和压力,目的明确——解决他的病痛,并让她成为他棋盘上的棋子。
神医顾清辞,温润神秘,提供知识和提醒,态度暧昧不明,似乎对她本身的好奇,多于对权势的追求。
而暗处,还有柳氏母女的嫉恨算计,父亲背后可能存在的政治漩涡,以及那若隐若现的第三方窥探……
这些情报碎片,如同散落的拼图,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画面,但已经让她看到了危险的轮廓和潜在的机遇。她不能完全依靠任何一方,也不能轻易得罪任何一方。她必须利用这些交汇的信息,分析出各方的意图、弱点和需求,从而为自己谋划出一条最有利的路径。
她提笔,在新的宣纸上写下四个字:借力打力。
又写下四个字:增强自身。
最后,她圈定了情报图中关于边关传闻和粮价波动的信息,目光深邃。乱世,或者仅仅是动荡的前兆,往往隐藏着最大的机会。或许,她该让赵铁,开始留意一些与漕运、粮行相关的消息了。
三方势力的情报在此初汇,而陈微儿,这个重生而来的灵魂,正试图将这些看似被动的信息流入,转化为主动破局的惊涛。
喜欢重生后,娘娘蛊惑了疯批陛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后,娘娘蛊惑了疯批陛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