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那封关乎国本的密信,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平静的朝堂之下激起了滔天暗涌。皇帝震怒,将彻查之事全权交由晋王宇文渊秘密进行,严令知情者守口如瓶。陈微儿作为信件的“发现者”之一(尽管她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关键作用),虽未被直接卷入调查核心,却因其身处文书阁、且与晋王之间那层心照不宣的联系,无形中成为了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节点。
宇文渊的动作雷厉风行。他动用了手中最精锐的暗卫力量,以那封密信为线索,顺藤摸瓜,暗中布下天罗地网。调查在极度隐秘的状态下进行,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已是刀光剑影。
陈微儿则利用御前女官的身份便利,更加留意经手文书的异常,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途径不明的信件和奏报。她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她不动声色地将一些可疑的蛛丝马迹——某个地方官员看似寻常的问候折子中用了不合时宜的暗语词汇,某份关于边境贸易的报表中数据有微小的、不合逻辑的偏差——通过极其隐晦的方式(比如在整理文书时,将特定文件放在不寻常的顺序,或是利用向太后请安的机会,通过芳若姑姑传递一些看似闲聊的“见闻”),间接地传递给了宇文渊。
她并未直接参与行动,却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在棋盘上布下若有若无的棋子,为前方的猎手指明可能的方向。
宇文渊何等人物,自然明白这些信息的价值。他惊讶于陈微儿心思之缜密、嗅觉之灵敏,更震撼于她在这种危局下展现出的冷静与胆识。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无需言语的、惊人的默契。他根据她提供的线索调整侦查方向,她则根据他反馈的(同样隐晦的)需求,调整观察的重点。
数日后,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暗卫锁定了京城西市一家看似普通的绸缎庄——“瑞锦轩”。这家绸缎庄生意不温不火,但其东家行踪诡秘,与几名背景复杂的西域商人往来密切,且其仓库夜间常有不明货物进出。更重要的是,暗卫发现,那封密信的投递路径,最终几经辗转,似乎都与“瑞锦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收网的时机到了。
月黑风高夜,晋王府的亲卫和暗卫如同鬼魅,悄无声息地包围了“瑞锦轩”。宇文渊亲临现场指挥,玄色大氅在夜风中猎猎作响,眼神冷冽如刀。
行动开始得突然而猛烈。暗卫破门而入,店内伪装成伙计的北漠暗桩试图抵抗,但在精锐的晋王亲卫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短促而激烈的搏杀后,店内人员被尽数制服。
在搜查仓库时,发现了大量伪装成绸缎的禁运物资——精铁、硝石,甚至还有几箱打造精良的弩箭部件!更在密室中,搜出了尚未传递出去的密信数封,以及一份记录着朝中部分官员把柄和北漠贿赂明细的暗账!
证据确凿,“瑞锦轩”正是北漠潜伏在京城的一个重要情报站和物资中转站!
当宇文渊拿着那份暗账和密信,踏着满地狼藉走出“瑞锦轩”时,夜色中,他仿佛看到了远处宫墙方向,那一盏在文书阁值夜时才会亮起的、微弱却坚定的灯火。那个女子,虽未亲临战场,却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次日,慈宁宫。
陈微儿正陪着太后翻阅古籍,芳若姑姑进来,低声在太后耳边禀报了些什么。太后闻言,微微颔首,目光若有所思地看了陈微儿一眼,却什么也没问,只淡淡道:“皇帝昨夜又处理了一桩大事,社稷之福啊。”
陈微儿心中了然,面上却依旧平静,只柔声道:“陛下圣明,乃万民之幸。”
她知道,宇文渊成功了。而她的功劳,虽不能宣之于口,却已深深烙印在知情人心中。
晋王府书房。
宇文渊将暗账和密信呈报皇帝后,回到府中。萧寒禀报完后续清理事宜,迟疑片刻,低声道:“殿下,此次能如此迅速破获此桩,陈女官提供的那些零星线索,功不可没。”
宇文渊负手立于窗前,望着院中萧瑟的秋景,眸色深沉。他想起那夜在崖底她的冷静,想起月下争执时她的倔强,想起御前她沉稳的眼神和隐晦的提示……这个女子,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刮目相看。
“嗯。”他淡淡应了一声,听不出情绪,但微微上扬的嘴角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激赏。“传话给她,‘青松’已有眉目,让她近日格外留意与吏部、漕运相关的文书。”
“青松”,正是那封密信中提到的朝中内奸代号!
命令通过隐秘渠道传到陈微儿手中时,她正在核对一批新到的漕运文书。看到那简短的指令,她心领神会,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到相关领域。
一种难以言喻的、并肩作战的感觉,在她心中油然而生。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合作者或暧昧对象,而是在波诡云谲的朝堂暗战中,可以托付后背、默契十足的盟友。
破获敌国暗桩,只是开始。揪出隐藏在朝廷内部的“青松”,才是真正的硬仗。
风雨欲来,但他们已严阵以待。
喜欢重生后,娘娘蛊惑了疯批陛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后,娘娘蛊惑了疯批陛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