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陈微儿的寿辰庆典,在万民朝贺、普天同庆的热烈气氛中,进行至最高潮。太和殿前广场之上,百官肃立,万邦使节齐聚,耆老学子代表躬身,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高台之上那对并肩而坐的帝后身上。阳光洒在宇文渊与陈微儿的龙袍凤衣之上,流光溢彩,衬得他们宛若天神。山呼海啸般的“皇后娘娘千岁!陛下万岁!”之声,久久回荡在宫阙之间,象征着无上的荣耀与爱戴。
就在这极尽荣光的时刻,宇文渊缓缓抬起手,示意全场静默。喧嚣如潮水般退去,数万道目光带着疑惑与期待,聚焦于帝王一人之身。连坐在他身侧的陈微儿,也微微侧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她虽知陛下为此寿辰耗费心血,却不知他还有何安排。
宇文渊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高台前沿,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从白发苍苍的勋旧老臣,到朝气蓬勃的年轻官员,从远道而来的异邦使节,到面容朴实的百姓代表。他的声音透过内力,清晰地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与决绝:
“今日,朕与万民同庆皇后寿辰,见江山如画,社稷安泰,百姓安乐,心中感慨万千,亦欣慰无比。”他顿了顿,目光温柔地回望了陈微儿一眼,继续道,“朕自登基以来,已三十余载。这三十余年,并非朕一人之功,而是上赖祖宗庇佑,下靠文武同心,更有皇后陈微儿,与朕同心同德,筚路蓝缕,共历风雨,方开创这海晏河清之盛世!”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深沉的情感:“皇后之功,于国,安定社稷,开启民智,泽被苍生;于朕,匡扶过失,救护危难,情深义重,堪比日月!朕曾言,这万里江山,有一半是皇后的心血!此言,字字出自肺腑!”
全场寂静无声,唯有皇帝的言语在空气中震荡。陈微儿望着丈夫的背影,心中暖流涌动,隐隐预感到了什么,袖中的手微微攥紧。
宇文渊转过身,面向陈微儿,深深一揖!这一举动,石破天惊!自古只有臣拜君,哪有君拜后?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然而,宇文渊接下来的话,更是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耳边:
“微儿,这三十余年,你为朕,为这江山,耗尽了心血,华发早生。朕每每思之,心痛不已。如今,太子宇文宸,仁孝聪慧,历练有成,朝野归心,已堪当大任!朕……已老,精力不复盛年,这万里江山的重担,该交给年轻人去扛了!”
他猛地转身,面对全场,声音斩钉截铁,如同金铁交鸣:“故此,值此皇后华诞,普天同庆之际,朕,宇文渊,敬告天地祖宗,昭示天下臣民——”
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声震九霄:
“朕,决意效法古之圣王,禅位于皇太子宇文宸!即日起,太子监国摄政,择吉日行登基大典!朕,退居太上皇,与皇后颐养天年,共赏这太平盛世!”
!!!
此言一出,整个太和殿广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前所未有的决定惊呆了!禅位!在国力鼎盛、帝后威望如日中天之时,皇帝竟然主动禅位!这需要何等的胸怀、何等的自信、何等的对太子与朝局的信任!
片刻的死寂之后,是如同火山爆发般的反应!
太子宇文宸率先出列,跪伏于地,声音哽咽,连连叩首:“父皇!儿臣年幼德薄,岂敢受此重任!恳请父皇收回成命,儿臣愿永为储副,辅佐父皇母后!”
紧接着,内阁首辅、六部九卿、宗室王公,黑压压跪倒一片,哭声、劝谏声此起彼伏:“陛下春秋鼎盛,圣心独运,岂可轻言禅位!臣等恳请陛下三思!”
“陛下!四海升平,正需陛下坐镇啊!”
然而,宇文渊心意已决,他扶起太子,目光扫过众臣,沉声道:“众卿不必再劝!朕意已决!太子之才德,朕深知,尔等亦深知!朕非倦勤,实为江山永固计!早日交托,使新君得以施展抱负,朕与皇后得以安享余年,此乃两全之美!若再恋栈权位,非明君所为!此事,不容再议!”
他的目光最终落回陈微儿身上,带着无限的柔情与询问。陈微儿早已泪流满面,她站起身,走到宇文渊身边,与他并肩而立,握住了他的手。她看着台下跪伏的臣工,看着激动不已的儿子,再看向身边相伴半生、如今要将肩上最重担子卸下的丈夫,千言万语哽在喉中,最终化作清晰而坚定的一句:“臣妾……谨遵陛下旨意。陛下深谋远虑,为江山社稷计,为臣妾身体计,臣妾……感激不尽!”
帝后同心,态度如此明确,众臣知事不可逆,渐渐止住了哭声。细想之下,太子确实贤明,朝局确实稳固,陛下禅位,虽前所未有,却亦彰显了盛世之下皇权交接的从容与自信,何尝不是一段千古佳话?于是,劝谏之声渐息,转为对新君的期许与对太上皇、太上皇后的祝福。
宇文渊当即下诏,公告天下,并命礼部、钦天监即刻筹备禅位大典。他拉着陈微儿的手,望着台下渐渐平静并开始流露出对新朝期待的人群,望着远方巍峨的宫墙和更远处繁华的市井,轻声道:“微儿,从今往后,朕只是你的夫君,你只是朕的妻子。这万里江山,交给宸儿,我们……自由了。”
陈微儿依偎着他,泪中带笑,用力点头。
喜欢重生后,娘娘蛊惑了疯批陛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后,娘娘蛊惑了疯批陛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