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第四天。
时间仿佛也被冻结了,每一分每一秒都拖着沉重的、由冰晶构成的镣铐,缓慢爬行。室外温度稳定在骇人听闻的零下六十五摄氏度左右,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暴露在外的生命在几分钟内彻底熄灭的数字。
张杰穿着全套防寒服,坐在一个物资箱上,就着LED灯带的冷光,再次清点他的医疗储备。他的动作一丝不苟,如同在医院进行交接班核查。每一盒药、每一支针剂都被他拿起,确认包装完好,再轻轻放回原位。指尖传来的冰冷触感,和他内心的冷静如出一辙。
抗生素类:存量78%。消耗预期高于预估,需注意。
麻醉剂:丙泊酚……
他正默默计算着,一阵微弱却尖锐的声响,像一根冰针,猝然刺破了屋外持续已久的死寂。
那不是风声。
那是……压抑的、绝望的哭泣,和一种用尽全身力气的、沉闷的撞击声。声音来源,正是他那扇加固的防盗门。
张杰的动作瞬间定格。他轻轻放下手中的药品盒子,没有发出一点声响。他没有立刻回应,甚至没有移动到猫眼前。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黑暗中,如同一尊冰雕,调动全部感官去捕捉门外的信息。
风险评估,第一步:识别威胁。
哭泣声属于女性,音调较高,带着崩溃边缘的嘶哑。撞击声并非有节奏的暴力破门,更像是用身体某个部位(或许是膝盖,或许是肩膀)无力地、绝望地顶撞门板。其间夹杂着模糊不清的词语碎片:
“……求求你……开门……孩子……不行了……”
孩子。
这个词像一颗投入冰湖的石子,在张杰绝对理性的心湖中,激起了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但涟漪迅速平复,更强大的分析逻辑接管了一切。
风险评估,第二步:分析环境。
他悄无声息地起身,没有开灯,借助从遮光窗帘边缘渗出的一丝微光,移至门后。他没有贸然将眼睛贴上猫眼——在极端低温下,裸露的皮肤可能瞬间被金属部件粘住。他使用了一个自制的工具:一段废弃的医用内窥镜软管,经过改造后,可以从一个极其隐蔽的小孔观察门外情况,视野虽然略有变形,但足够安全。
猫眼视野中:是住在斜对面那个单元的年轻母亲,李婉。他记得她,一个看起来温和甚至有些懦弱的女人,在电梯里遇到过几次,总是低着头。此刻,她头发凌乱,脸色是一种冻伤后的青紫色,嘴唇干裂。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孩,孩子被厚厚的、但显然已湿透结冰的被子包裹着,露出的半边小脸呈现出一种极其不祥的绛紫色,甚至隐隐发黑。孩子的眼睛紧闭,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
重度冻伤,合并循环衰竭末期体征。可能伴有深度昏迷或已临床死亡。
医生的本能在他脑中瞬间做出了冰冷的诊断。
风险评估,第三步:权衡利弊。
开门,意味着:
1. 暴露自身:彻底向对方,以及可能隐藏在暗处的观察者,证实这间屋子有人、有资源、有生存条件。
2. 引入变量:一个情绪崩溃的母亲,一个生命垂危的孩子。孩子的状况极差,救治成功率渺茫,且需要消耗宝贵的医疗资源。救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光线,都是风险。
3. 道德负担:一旦介入,就可能被缠上,后续的索取将永无止境。末日里,善良往往是最先死亡的品质。
不开门,意味着:
1. 维持安全:继续保持隐蔽和孤立,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2. 规避责任:门外发生的一切,与他无关。他只是这个冰封墓园里,一个安静的守墓人。
3. 内心的代价:他需要彻底扼杀作为医生的那部分本能。这或许会比低温更冰冷地侵蚀他的内心。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了十几秒。门外的撞击和哭泣声更加微弱,绝望如同渗入骨髓的寒气,正在带走李婉最后的气力。
张杰的眼神恢复了绝对的清明和冷静。他做出了决定。这不是一个基于同情心的决定,而是一个基于风险控制、资源管理和长期生存概率的冷酷计算。
他退后几步,确保自己处于门后安全的阴影位置,然后压低声音,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的、近乎于机械的语调开口:
“门外的人。说明你的情况。”
他的声音突然出现,显然让李婉吓了一跳,随即是更汹涌的、语无伦次的哀求:“医生!张医生!求求你救救小哲!他……他浑身冰冷,叫不醒了……昨天开始发烧,现在……现在没声音了……”
“他目前的具体体征。”张杰打断她,语气没有任何波动,如同在电话里询问病情。“体温?呼吸频率?有无意识?”
李婉被他冷静到残酷的问话方式镇住,结结巴巴地描述:“身体……像冰块……呼吸……很弱,几乎感觉不到……叫不醒,完全叫不醒……”
濒死状态。救治价值极低,资源消耗预期极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冰封纪元之我的小屋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冰封纪元之我的小屋能升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