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何在?怎么不叫进?”
程名振走了,他的收获其实比苏定方多的多。
李破见多了才能之士,加上为政日久之下,汉王时期那种求贤若渴的状态肯定是保不住了。
真正身处其间你就会明白,朝堂上站着的都是出类拔萃之人,即便是李破眼中的蠢货,如尉迟信,其实也不是真就一无是处,不然哪能维持兵部这么多年?只靠皇帝的信任那是万万不成的。
唐初能用的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少的是能放心任用,让你少操心的人。
苏定方就属于可用可不用的范畴,李破之所以如此看重,图的还是个将来。
再加上不管怎么评选,古来名将当中总有苏定方的一席之地,若是弃之不用,实为可惜,这点怀古情节也是原因之一。
…………
程名振这次入太极殿面君,虽说状况百出,最终结果却是在李破心中留下了一个很不错的印象。
这在当下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见程名振为人处世看似大大咧咧,甚至有些滑稽惫懒,可细想的话,却自有其独到之处。
过后李破想了想,程名振不善掩藏情绪,这个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放在别人身上可能是极大的缺点,但在程名振这里,加上他那心胸坦荡,无不可对人言,却又不失分寸的言谈举止,却显得浑然天成,极易得人好感。
…………
程名振欢天喜地的走了,看着他满身雀跃的离去,李破都感觉心情畅快不少。
可等了半天,却没见裴行俭入殿参见,不由问了一句。
一个候了多时,被冻的脸青纯白的宫人干巴巴的回道:“回禀陛下,裴将军外出访友,没在宿馆,褚常侍带人去寻他了。”
李破哭笑不得。
好嘛,一个喝多了,以为要掉脑袋,吓的要功过相抵,还有一个竟然至今没找到人?
李破稍微反省了一下,搞突然袭击果然要不得,世界不会因为他是皇帝,就任事都围着他来转……
裴行俭这个走地鸡,都快到年关了还不消停待着,他家又不在长安,哪来的那么多亲朋故旧?
病急乱投医,像个没头苍蝇一样……
李破清楚,裴行俭之所以如此活跃,估计是被吓的。
裴行俭降唐之后便在左御卫府听令,是尉迟偕的心腹将领,同样也是他在军中最有力的依靠。
只是他刚立下大功,尉迟偕这颗大树就摇摇欲坠了,换了谁都会心中不安,所以到了京师便积极奔走。
最终导致传皇帝口谕的褚遂良大冬天的带着人满京城找人,也是没谁了。
这种情况怎么说呢,偶尔会碰到,倒也不算新鲜事,就是有可能着急上火之下,好事变了坏事,坏事变得更糟。
…………
裴行俭在做什么?
他正和几个新结识的世族子弟在赏雪,地点则在长安东城的四时园。
这是长安最有名的园林之一,属于长安范氏的产业,这是一处开放式园林,不收门票那种,但能进来园中的,非富即贵。
范氏是个大族,像当朝侍中范文进,就是陶唐范氏后裔,论起传承来可与晋阳王氏比肩的古老家族。
只不过范氏太过分散,没有像王氏,谢氏那些家族有凝聚力,拜祖宗大家也各拜各的,并没有多少同气连枝之情。
长安范氏以南阳范为主,他们早年仕于南梁,随萧氏降隋,一道入得长安,在长安扎根并开枝散叶。
他们自认是楚国大夫范山后裔,普遍仕于南朝,族中出过不少南朝权贵,到了南北交融的前隋时期,南阳范氏日渐兴盛。
像前隋勇冠三军,曾履任右武候卫大将军,右骁卫大将军,左候卫大将军的范安贵,本是出身朔方岩绿城的小门小户,后来被南阳范氏游说,记入了南阳范氏一支的族谱。
若是范氏不兴旺,范安贵那样的人又怎么会搭理他们?
范氏和萧氏联络有亲,虽说如今鲜见高爵,但在隋唐文坛都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长安书院,国子监中姓范的,几乎都出自长安范氏一族。
显然,这是个文运昌隆,却很低调的汉姓家族,在底蕴上来说,关西的门阀世族和范氏相比更像是一群张牙舞爪的暴发户。
关西的世族大多都和鲜卑人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贵则贵矣,形之于外的却多是凶横蛮强之气。
和这些有着衣冠南渡的历史,如今又从南方北迁的汉姓家族比起来,少了许多的雍容华贵。
说起来,长安范氏也是杨广登位的重要推手之一,如今的他们悔的肠子都快青了,荣华富贵没得几分,却和关西人家结了不少仇怨。
这几年大唐日渐安定,对于范氏来说本是文华之气渐起的好年月,可关西世族对他们的排挤和打压留传了下来。
比如在外面时常会听到关于他们拥立杨广的事迹,所以受到隋末战乱荼毒的人们,对他们就会本能的疏远几分。
长安范氏子弟不能在朝中任得要职,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北雄》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北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