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内讧
北海国,位于齐国的东面,下辖十七县,是青州最大的郡国。如今的青州,贼匪丛生,随处可见黄巾贼。偌大的北海国,在太平盛世辖地宽阔,人口众多,是天大的好事。但这乱世中,北海国的辖地越宽,贼匪就越多,也越难控制。
管亥是盘踞北海国的一支黄巾贼,平日里,管亥倒也约束士兵,勒令麾下的士兵尽量不扰民,只是掠夺各县的富商豪绅。
孔融初到北海国不久,有雄心壮志,想围剿黄巾贼,便调遣士兵攻打管亥。没想到和管亥一战,麾下大军失败。
他不仅没能剿灭管亥,反而是激怒管亥,令管亥四处劫掠。
除此外,又有北海国的另一支黄巾贼张饶,他比管亥更狠辣。不管是豪绅富商,还是普通的百姓,一概抢夺。张饶杀到了北海国的治所剧县,连续强攻,令北海国上下震荡不已。
好在剧县城池坚固,张饶几次进攻,都没能成功。
剧县,国相府。
大厅中。
孔融坐在主位上,正襟危坐。
下方,端坐着一众官吏。
其中一人,生得魁梧高大,极为壮硕,唯独却残缺了一臂,只剩下一条右臂。此人名叫武安国,是孔融麾下的大将,担任北海国都尉。
武安国郑重道:“孔相,依照目前的情况,管亥如果不攻打剧县,剧县的安全无虞,能挡住张饶的进攻。一旦管亥压上来,剧县就危险了。末将恳请再出战,先解决张饶,化解危机。”
孔融面色肃然,担心会失败,询问道:“武将军,你有把握击败张饶吗?”
武安国昂着头,肯定的说道:“回禀孔相,末将有十足的把握。区区张饶,不足为惧。只要管亥不出现,此战必胜。”
孔融看向厅中的其他人,询问道:“诸公认为如何?”
众人都赞同。
孔融虽然派人去请刘枭来支援,但孔融麾下的士兵,也仍然有一战之力。孔融见其他官员没有反对,便准了武安国带兵出战。
当日,武安国就领着一万精兵出城。长途奔袭,抵达了张饶营地,武安国便是一阵猛攻。厮杀一天,武安国最终兵败,带着两千残兵逃回剧县。
武安国也受了伤。
国相府内,武安国见到孔融,单膝跪地,抱拳说道:“末将有负孔相的重托,请孔相责罚。”
孔融道:“怎么回事?”
武安国回答道:“回禀孔相,卑职和张饶厮杀,占据了上风。奈何,管亥突然出现,从后方攻击。卑职遭到两头夹击,不敌管亥,大败而回。”
孔融握紧拳头,很想处置武安国。但眼下北海国上下,缺少大将。在这个时候处置了武安国,便没有主持军事的人了。无奈之下,孔融反而安慰道:“武将军辛苦了,此战之败,不在武将军,而在于管亥太过狡猾。”
“孔相,在下有一计。”
在官员中,有一人开口说话。
此人名叫阎肃,是北海国的国傅。国傅负责北海国王府的政务,一般情况下,阎肃不能插手北海国的政务,他的职权范围,仅限于在北海国王府。虽然阎肃的官职不低,但相比于孔融,权势相差很多。
孔融眼中有警惕神色,询问道:“阎国傅有什么建议?”
阎肃捋着颌下胡须,回答道:“不论是管亥,亦或是张饶,都为粮食而来。既如此,干脆破财消灾,调拨北海国的粮食,打发了管亥。”
“一派胡言!”
孔融大袖一拂,回绝道:“今日给了管亥和张饶粮食,待明日,管亥和张饶再来讨要粮食,阎国傅给还是不给?黄巾贼肆虐成性,想喂饱他们,绝无可能。这些人,都是一群白眼狼。”
阎肃面色冷下来,郑重说道:“可现在,我们别无选择。孔相说派人去广县求援,区区一个广县的县令,能救北海国吗?更不要说,刘枭是一个毛头小子。连北海国的兵力,都不敌管亥。何况刘枭只是县令,他麾下的兵力,难以解决北海国的危机。孔相的做法,太幼稚了。”
孔融眼眸眯起,面色铁青。
阎肃在这个时候发难,分明是看准了北海国遇到危机,想借机把他掀下去。孔融到北海国之前,是在朝廷做官,担任虎贲中郎将。
董卓总揽朝政,要废掉刘辩,孔融便与董卓争辩。最终,孔融惹怒了董卓,被安排到黄巾贼最为猖獗的北海国。
在袁绍和曹操讨伐董卓时,孔融直接响应,并带着武安国去虎牢关参战。可惜的是,武安国被吕布斩断一臂,武艺受损,联军也分崩离析,孔融便带着士兵回到北海国。
北海国虽然黄巾贼肆虐,但对阎肃而言,这是一个肥差。如果孔融不空降北海国,阎肃就可能接任北海相。因为孔融的道来,令阎肃失去了机会。
故而,阎肃时常抵触孔融。
孔融目光镇定,他思虑一番后,说道:“阎国傅,本相是北海国的国相。只要本相在,这里轮不到你做主。刘枭能否剿灭管亥,等刘枭抵达后才知道。你说刘枭是毛头小子,你可知道,刘枭在广县斩杀了黄巾贼裴元绍,更肃清了广县的贼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最强特种兵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三国最强特种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