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群被押入开封天牢的第七日,太原府的秋意便裹着寒意渗进了街巷。往日里热闹的工坊区没了机器的轰鸣,柳府门前的石狮子下,总蹲着几个面色凝重的百姓,却没人敢高声议论 —— 大家都知道,李大人出事了,朝廷的人,怕是要来了。
柳珏站在书房的窗前,手里捏着一枚李星群留下的铜制齿轮,指尖摩挲着上面细密的纹路。这是当年李星群教工匠们造蒸汽机时,亲手打磨的第一枚齿轮,如今成了她手里最沉的念想。早在李星群离临安前,两人便曾深夜密谈:“若朝廷真要动手,太原的核心技术绝不能落进他们手里。那些织布机、磨粉机的技术,早和晋商、秦商共享过,丢了不可惜;但蒸汽核心、火药配比、枪支锻造的图纸,还有工坊里那几台能造炮弹的机器,必须毁掉。”
那时柳珏还握着他的手,问 “若是连你都护不住,留着这些还有何用”,李星群却笑了:“太原的根基,从来不是机器,是这里的百姓。只要民心还在,就算没了机器,我们总能再造出来;可要是核心技术被朝廷拿去,他们用这些东西对付我们,对付百姓,才是真的完了。”
如今,这话成了柳珏行动的准则。当日午后,太原城西的核心工坊突然传来一声闷响,淡灰色的烟尘裹着木屑腾起,惊飞了树梢的麻雀。柳珏站在工坊外的土坡上,看着几个心腹工匠将最后一箱标注 “蒸汽阀门图纸” 的木箱推入火坑,火焰 “噼啪” 舔舐着木板,将那些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图纸烧成灰烬。
“夫人,核心生产线的锅炉、锻锤都炸了,剩下的都是些旧织布机、磨粉机,还有两台不能用的蒸汽机样机。” 管事躬身禀报,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 那台锻锤,是去年冬天李星群陪着工匠们熬了三个通宵才修好的,如今却成了一堆废铁。
柳珏点头,目光扫过围在远处的百姓。有人眼里含着泪,有人攥着拳头,却没人上前阻拦 —— 他们都知道,李夫人这么做,是为了保住李大人的心血,保住太原的活路。“告诉大家,别怕。” 柳珏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朝廷要的是机器,我们给;但李大人教我们的手艺,藏在心里,谁也拿不走。”
消息像风一样吹遍太原府,工坊里的工匠和工人,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十几个掌握核心技术的老工匠,连夜收拾了行囊,带着家人往晋北的深山里去。他们中有人是李星群从流民里救出来的,有人是跟着李星群学了三年手艺的,都知道朝廷定会来逼问技术,与其被关在京城当 “工具”,不如先躲起来,等李大人出来。
“夫人,我们走了,您多保重。” 一个白发老工匠给柳珏磕了个头,“等李大人没事了,我们再回来,接着造机器,接着给百姓修水渠!” 柳珏扶起他,塞了些盘缠:“路上小心,太原的门,永远给你们开着。”
而留在工坊的工人,大多是太原本地的百姓。有的是早年李星群修汾河水渠时雇的壮丁,有的是工坊开张时第一批招的学徒,家里的孩子还在李大人办的平民学堂里读书。“我们不走。” 一个黝黑的年轻工人攥着手里的扳手,对柳珏说,“我们没学过啥核心技术,朝廷抓我们也没用。再说,我们走了,谁帮夫人看着这些机器?谁给学堂里的娃送粮食?”
柳珏看着他们皴裂的双手,心里一暖 —— 李星群在太原五年,修水渠解了汾河的水患,办学堂让寒门子弟能读书,建工坊让百姓有饭吃。这些不是靠机器,是靠实实在在的好处,刻在了百姓心里。
与此同时,李助带着几个在太原府任职的亲信,走进了知府衙门。“大人,我等皆是李星群举荐为官,如今李大人蒙冤入狱,我等无心再任,还请辞官归乡。” 李助将辞官文书放在案上,字迹工整,却透着决绝。
知府看着眼前这些人 —— 李助帮太原府理过财政,把税银算得明明白白;还有几个县丞,帮百姓解决过不少田产纠纷。他们是太原府能安稳运转的根基,可如今却要辞官。“你们…… 不再想想?” 知府叹了口气。
“想过了。” 李助摇头,“李大人待我们恩重如山,如今他有难,我们不能留在官位上,看着朝廷拿太原的东西,伤太原的百姓。” 知府无奈,只能在辞官文书上盖了印 —— 他知道,这些人是李星群的 “死忠”,留不住。
城外的军营里,八千李家军也在夜色中悄悄解散。将领们将铠甲和兵器分给百姓 —— 铠甲能当农具,兵器能防山贼;士兵们脱下军装,换上布衣,有的回了太原乡下的家,有的去了工坊当学徒,有的帮百姓修房子。他们本就是太原的子弟,如今化整为零,混在人群里,谁也分不清谁曾是能征善战的士兵。
“记住,别惹事,好好活着,等李大人回来。” 将领拍着一个年轻士兵的肩膀,“要是朝廷的人欺负百姓,咱们就帮着挡一挡 —— 但别暴露身份,咱们的命,还要留着跟李大人打大清呢。” 士兵点头,眼里含着泪,转身跟着一个老农往村里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平凡的一生吧?》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很平凡的一生吧?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很平凡的一生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