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天国。
豹眼狮鼻,络缌长须,头戴方冠的秦广王,手上右手持玉笏,缓缓走出:
“尔等不信天庭神治,不敬地府司仪。”
“今日,地府阴兵鬼吏奉酆都大帝法旨,接管此方轮回,厘清阴阳秩序。”
秦广王目光如炬,扫过战栗众生:
“可有仍心奉上帝,不畏地府冥威者?”
话音未落。
众皆抬头。
烛龙盘踞苍穹,身若世界,眸光所至,昼夜倒悬。
鬼门横空而立,无数阴兵鬼卒磨刀霍霍,煞气冲天。
两侧阴神大鬼挤挨相望,对着所谓“天王”垂涎欲滴,喉间滚动着饥渴的低吼。
天国六天王仓惶赶来,扑跪于地,争先开口:
“我等心慕地府天威已久,愿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上帝?
上帝他有几个师?
没看见那维系天国阴庭命脉的圣约之柜,正被天上那尊烛龙握于掌中,如玩物般随意把玩么?
他们信上帝。
图的是愚弄下民,贪恋权柄,何曾有过半分真信?
若地府愿予更高权位,莫说卖个上帝,便是明日要他们将天父绑来献祭,也绝不犹豫。
谁真信啊。
自古都是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如此方好。”
见状,秦广王满意的点了点头。
近来,东极青华大帝麾下的阎浮地府,因与五岳帝君协同护持龙庭,于七朝疆域之内声名鹊起,如雷贯耳,风头一时无两。
而酆都地府中,那些追随酆都北阴大帝走南闯北、建制最早的一批老牌鬼官,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凭什么让后起的阎浮地府,压了他们正统酆都一头?
凡事皆怕比较。
不过,这不快也仅止于心头微澜。
地府疆域愈广、体制愈全,于他们这些老臣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谁不愿让自己看重的后生晚辈,多一条晋升之路,多一方施展之地?
更何况,照此形势推演,
卢云似有意将地府权柄适度分予诸帝君共治。
未来,五岳帝君或也各立一方阴司,统摄轮回。
届时,十殿阎罗、酆都诸圣所能节制调遣的灵官与阴兵,也将随之倍增。
毕竟,地府正统之名、轮回法理之义,自始至终,都牢牢握在酆都手中,从未旁落。
秦广王略一挥手。
身侧数名判官当即会意,将那群口称归顺的天国“天王”逐一引至案前。
不过片刻功夫。
几份墨迹未干、押有天王指印的供状便呈至案上。
白纸黑字间盖着酆都官印。
赫然是一式数份的阴书地契。
其上条款分明:
新天庭历三百三十七年。
东方天国阴世六天王自愿背弃上帝教义,改奉酆都北阴大帝道统。
即日起,东方天国阴世疆域尽数划归地府辖制。
下方整整齐齐列着六人姓名。
每一处皆以酆都鬼印加钤——自此,酆都北阴黑律于此境即时生效。
秦广王垂目细览。
唇边渐渐勾起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
“真有鬼……”
“连阴书地契写的是什么都不看,便急着签字画押。”
其余条款皆是虚设,
唯独那《酆都北阴黑律》会叫这些心存侥幸、意图左右逢源之辈,好生领会何为“契约为牢,律法如刀”。
尔等可知,
在这地府文书里,印信偏斜半寸、表章格式有误,皆可立判死刑的……规矩?
“善,大善。”
秦广王微微颔首,面上露出几分满意之色。
“如此一来,本王便无后顾之忧了。接下来,便将我酆都的整套班底,尽数照搬至此。”
秦广王话音方落,却又脚步一顿,将方才离去的判官唤回。
“且慢。”
“此等异教道国,本王思来想去,还是应交由专精此道的鬼臣负责为妥,万万不可横生枝节。”
秦广王心知。
此刻正值陛下证道大罗、熔炼道果的关键时刻。
什么派系之争、门户之别、府衙借调……诸般杂务,皆可容后。
稳定。
方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速去请天山岳府的赵相公前来。”
“由他专司这方天国的教化更张之事,务必将我酆都法统、北阴信仰,贯彻到底!”
略一沉吟。
秦广王心中已浮现另一绝佳人选的形貌。
蒿里相公,别称赵相公,乃长安蒿里村人氏。
出身农耕之家,世代以耕读为业,后习科举,终登进士及第。
其人生前鲠直无私,屡次上谏而不被采纳,最终触阶而死,以明心志。
因其刚正,深受东岳帝君赏识与倚重。
若他日泰岳亦开地府,此公必是辅弼宰执的不二之选。
不过片刻。
奈河上游。
一艘艘酆都鬼船破浪而至,旌旗招展,阴司律令缭绕船身,不多时便已驶至秦广王驾前。
但见。
一位青袍文官率众而出,躬身长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明领主:我建神话天庭为运朝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文明领主:我建神话天庭为运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