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八日,礼部言“大行皇帝大丧礼成服已毕恭,皇上初嗣大宝万几攸系伏望以 宗社为重,少节哀情请御西角门视事。”
正德帝曰“朕哀痛方切未忍遽离丧次其以二月初九日视朝具仪以闻。”
初九日早,正德帝衰服始御西角门视朝,文武百官素衣冠腰经行奉慰礼。至初十二日遵遗诏二十七日服制已满,自十三日以后照宪宗纯皇帝服制。正德帝释衰服,易素翼善冠,麻布袍腰经,御西角门视事,俱不鸣钟鼓。文武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靴,朝参至百日后变服如常。
二月二十八,京师星变天鸣,第二日群臣纷纷上疏陈言。
“……重辅导。内阁典司政本,大学士刘、李、谢等皆顾命老臣,宜数赐召对,咨访治道。臣民章疏,诸司覆奏,宜悉付看详,然后决遣。不可轻从中出,使不与闻或遂改所拟,不复商略。又抑权幸。太监高凤恃宠弄权交通李荣,引进商人谭景清,欲买补革退残盐。李兴岁兴工役、宁瑾虚费钱粮、苗逵占恡地土觊幸边功,宜究治以彰厥罪……”乾清宫东暖阁内司礼监太监萧敬拿着题本小心翼翼得诵读。司礼监太监李荣,内官监太监刘瑾侍立一旁。
“狂悖!”端坐炕座之上,头戴素翼善冠身着麻布袍腰经的正德帝一拍书案“狂悖!”看向立刻闭嘴,拱手垂立的萧敬“萧大监,为人子者,为先人修建陵寝有错吗?”
正德帝之所以有此一问很简单,这题本里讲的前两条都与一件事有关,为弘治帝修建陵寝。刘健等人月初上本拟定的修建筹划,正德帝不满意。就在此时内官监太监李兴进了一份陵寝筹划,正德帝斟酌之后,采纳了。相比刘健等人拟定的,李兴进献的筹划规模宏大,自然超出了原本户部筹措的费用,于是内阁前几日上本讲没钱负担工程。就在正德帝为难时,司礼监太监高凤又通过李荣献策,可用买补革退残盐之法筹银子。正德帝大喜,这才由高凤找来商人谭景清,准备实行。同时于昨日命御马监太监宁瑾,苗逵筹备工匠。然后今个儿一早,六科给事中张文等、十三道御史李钺等就各以星变天鸣上本发难。
萧敬讷讷不敢言。
正德帝皱皱眉头,心中顿时不满。此奴跟随皇考多年,颇得信重甚至手写遗诏。如今却不敢为修建皇考陵寝,仗义执言。他原本打算发火,却瞅见了一旁刘瑾不停使眼色,这才冷冷道“俺累了,萧大监处理吧。”
萧敬赶忙应了一声,行礼之后,退了出去。
“刘伴伴有话就讲,这里都是好朋友。”待萧敬退出东暖阁,正德帝没好气道“难不成谁还敢传出去?”
李荣身子更加弯。
“皇爷讲的自然不会错,奴婢也不是怕谁听了去。”刘瑾赶紧道“奴婢是想到了一个筹银子的法子,就是怕讲出来有损皇爷颜面。”
正德帝有些好奇“快讲。”
“上个月郑阁老奉命查抄保国公府,奴婢听人讲这抄单上光是现银就有十几万两,这还没有算其他财物。”刘瑾赶紧道“这些东西如今还在丁字库,若是拿过来为先帝修陵,似乎就足够弥补亏空,不必用旧盐引了。”
正德帝眼睛一亮,看向李荣“李大监以为如何?”
有了萧敬的前车之鉴,李荣哪敢反对,赶忙道“刘大监的主意自然是好的。”
“当时抄了不止保国公家吧?”正德帝似乎想要推而广之。
“皇爷讲的不错。”李荣来不及多想,赶紧道“除了保国公朱晖,还有广宁伯刘佶、隆庆长公主驸马都尉游泰、丰润伯曹恺、新宁伯谭佑、安远侯柳文、腾骧右指挥徐奋、武安侯家郑英、兴安伯徐良、寿宁侯与建昌侯第。只是这么老多家,抄剳的现银数目老奴记不清了。”
“李大监去查查。”正德帝立刻道“若是每家都有十……几万两,那么咋也能凑五十万两银子。如此,刘首揆他们也就无话可讲了。”
李荣应了一声,赶忙退了出去,他对其余几家的抄剳数额是不抱希望的。很简单,那些家都是御史领衔抄剳的。其实,若不是郑阁老插手,相信保国公府也不会抄剳出这么老多银子。
“这事成了?”正德帝瞅瞅被关上的房门,有些失望的拿起一粒熟花生放进嘴里。
“还得过内阁那道关。”刘瑾赶忙凑过来为正德帝倒了碗茶“不过至少保国公那笔款子有谱了。”
这自然是正德帝与刘瑾玩的把戏。事实上当初高凤献策得时候,正德帝就感觉不妥。毕竟这法子是皇考在位时他的两个舅舅玩剩的,当时群臣痛批,正德帝也是历历在目,更清楚内里的危害。
可身为人子,连皇考的陵寝都不能修缮,这让正德帝如何能够释怀。就在他犹豫不决时,刘瑾提出了一个新得法子,抛砖引玉,指东打西。大张旗鼓的采纳高凤的主张,待群臣反对之后,顺势提出将内阁准备充公的保国公被抄剳资产拿过来占用。
正德帝不由拍案叫绝,此举一来可以稳固近臣人心,二来顺势而为。朝廷没银子,他理解,自个想法子搞银子。百官既然嫌弃搞银子的方式不妥,正德帝虚心接受,然后才拿出真正的目的。若是百官再反对,那么就欺人太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