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处。
长安。
皇宫。
御花园。
二月已过大半,今年的倒春寒比往年开的要更加剧烈,去的却也比往年要更快。
此时的御花园内,宣帝褪去皇帝袍服一身轻衣劲装,手持弓箭,凝眸紧盯着远处的木靶,随后指尖轻动,就听“嗖”的一声,木箭正中靶心。
身旁,思无量抬眼瞧了瞧,恭声笑着道:“正中靶心,陛下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你这老货,来来回回就这么几句话,你就不能多学几句,朕听都听腻了。”宣帝看了眼思无量接过其递过来的弓箭,无奈的摇头实笑道。
“陛下,老奴会几句话就够了,多的,老奴也学不明白。”
思无量笑了笑继续道。
“你啊,就这么敷衍朕吧。”
宣帝笑笑,不再多言,继续挽弓搭箭,直指木靶。
又是一箭射中,就见御花园外,一名值守的太监匆匆走到思无量耳边,小声耳语了几句,说罢双手叠在身前,低头守在一边。
宣帝又拿了支箭,边搭箭边问道:“什么事?”
“陛下,牛郡公来了,似乎还带着几箱东西。”
“哦?”
宣帝放下弓箭,略感诧异的转头看着思无量,道:
“让他去太极殿等朕吧。”
片刻后,太极殿里。
原地蹙眉望着殿里那几口木箱,疑惑道:
“牛卿这是何意?”
“陛下,这是分成啊,外城那剧院两月的分成,共一千两银子,前两日王平特意送来,让臣送给长平王。”
“长平王?分成?”
宣帝愣了愣,随即又猛然抬头,看着牛达问道:
“你说多少钱?”
“一千两?”
牛达点了点头,宣帝却不相信的一一亲自翻开那几口木箱,看着箱中的银钱,彻底怔住。
这箱里,有铜钱,有银锭,还有钱票,一看就是刚分好不久,没有多加兑换整理的。
可一个剧院而已,两月余就能赚一千两,一年就是上万两。
这些钱可都是直接进内库的,与户部财政没有丝毫关系,是他可以随意支配的。
别以为当了皇帝,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除非你是个昏君,不然你想要的每一项开支,都要被户部好好磋磨,若是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还容易引来一大堆言官,雪花一般的劝谏奏疏,让人看的头疼。
而作为一个节俭勤政的皇帝,虽然宣帝崇尚节俭,但他心里还是有想要做的事的,宫里修缮宫殿要钱,扩大太极殿还是需要钱,皇宫各处,有钱与没钱那可是有很大的不一样的。
宣帝心中既对自己当初临时起意的决定暗暗感叹的同时,又对王平这小子,又多了几分了解。
不愧是让戴昼都想带进户部的人才,小子文采斐然的同时竟然还通赚钱之术。
宣帝压着心底的笑意,故作淡定的点了点头,随意的挥挥手,道:
“即是分成,那便带下去吧……”
“这王平倒也是个信守承诺之人。”
“牛卿辛苦了。”
“陛下言重了。”
牛达摇头,果然陛下还是陛下,这两个月便赚来一千两银子,对于陛下而言也只是面不改色的小打小闹罢了。
见如此,宣帝只是微微一笑,忽的又说起了李昊与几个公爵家小子的对赌之事。
作为支持宣帝的功勋派,牛达当然知道宣帝这番话的意思,顿了顿,就将当日王平的话给重述了一遍。闻言,原地略微颔首,眉眼之间却闪过一丝凌厉。
“世家,世家……”
时间踏入二月下旬,长安城中的柳枝开始渐渐冒出一抹嫩绿,此时春闱已然结束了整整二十天。依照往年的惯例,贡院会在这几日传出消息,公布放榜的日期。
在这过去的二十天里,长安之中,无数双眼睛都紧紧盯向城外的贡院。
而此刻,贡院之内,诸多考官围坐在一起,他们面前摆放着数份考卷。
几天之前,此次春闱的所有考卷均已批阅完毕,考官们也从中挑选出了两百多份试卷,这些便是此次春闱的优胜者。
绝大多数的考卷,考官们已经依据编号排好了名次,很快便能揭开糊名,誊写出考生的姓名。
眼下,他们面前摆着的,是三位考生的试卷,这三人也是此次春闱的前三名。
只不过,对于这三人具体的名次排序,主考官尚未做出最终的决断。
“这一份试卷,第一场考试的题目全部答对,第二场的诗词更是令人惊艳,独树一帜,然而这篇策论文章,以策而言是相当好,若是讲文,难免太过白话,可以算是一个上等水平……”
“这两份试卷,虽说第一场和第二场的表现远逊于他,可策论的文采却都是一等一的好,可以称得上两篇上乘佳作……,究竟谁该成为魁首,着实让人难以定夺。”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望着三份考卷解释了一遍,脸上也露出了迟疑的神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