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常德府,武陵城,西城常武门,残破的城门楼上。
军中诸葛朱应升,双膝一软,磕头蹦蹦响,对着前面的洪经略,目光急切,大声劝解道:
“经略啊”
“不能打,不能大打啊”
“湖广是你的根基,更是你的依仗”
“如今,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积蓄了一丁点的实力”
“一旦进入了大决战”
“凭咱们手上的兵力,无论是胜败,必将是损失惨重,万劫不复啊”
“城外的李定国,他们身后就是贵州和云南,兵多将广,军力豪横”
“到时候”
“眼前的局面,全部打破了,伤亡惨重的咱们,用什么抵挡明贼东出啊”
没错的,这个军中诸葛,确实是吓坏了。
担心眼前的洪承畴,顶不住阿思哈的压力,要搞大决战。
可以说,一场西征大军下来,伤亡最惨重的,就吴三桂、满蒙八旗和湖广行省。
如今的五省经略府,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了,恢复了一点点实力。
身为谋士的朱应升,肯定要大力坚决反对,湖广再次进入大决战。
可以想象,无论是胜败,湖广的清军,都会伤亡不小,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呵呵”
老迈的洪承畴,缓缓的转过身,看着地上的心腹谋士,摇了摇头,凄惨呵呵一笑。
随即,慢慢弯下腰,拉起地上的朱应升,开口说道:
“壁星啊”
“起来吧”
“你说的这些,老夫都想到了”
“你也不要忘了,老夫也是进士出身,领兵打仗几十年了”
说完后,这个五省经略,眼中尽是沧桑和无奈。
没错的,洪承畴就是进士出身,在崇祯年间,就开始领兵打仗了。
所以说,无论是谋略,天下大势,还是战场战术,洪承畴都不比朱应升差,经验更丰富几百倍。
“壁星啊”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城外的逆贼李定国,已经变了”
“以前的他,用兵神速,作战勇猛,经常带兵冲锋陷阵,悍不畏死”
“现在的他,完全变了”
“呵呵”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个王八孙子,躲在后营,根本见不到人”
“他的军队,也变的畏首畏尾,打一打,停一停”
“即便是,攻破咱们几个营,也不会乘胜追击,很快鸣金收兵”
想当年,大西军在云贵川,强势崛起,横扫大西南。
迫不得已,顺治只找到德高望重的洪承畴,再度出山,领兵对阵大西军。
这不,一打就是十几年,作为洪承畴的老对手,孙可望、刘文秀和李定国,轮番上阵。
当然了,打的最多的,还是那个李定国,一直是洪承畴的死对头。
所以说,洪承畴非常了解李定国,用兵神速,喜好突击偷袭,尼堪和孔有德,就是这样被搞死的。
同样,喜好突袭的李定国,两蹶名王,并没有真正的杀伤清军,斩获有限的很。
如今,城外的李定国,一改以往的用兵风格,变的老成持重了,洪承畴当然是看的出来。
“再有一点”
“昆明那边的血滴子,也回了信”
“上次的反间计,对李定国没有一丝的影响,”
“反而是备受重用了,兵马钱粮,源源不断,调往湖广这边”
“所以说,城外的李定国变了,昆明的朱家贼,更是不傻,精明的很呐”
说到城外的李定国,脸色难看的洪承畴,又开始变的老辣无比。
上次的事情,这个老家伙,还是记得清清楚楚。
可惜,费尽心思的反间计,根本没有一丝效果,朱家贼压根没有怀疑李定国,反而是继续补充兵马和钱粮。
所以说,老辣的洪经略,才会变的心累,举步维艰,拿城外的明贼没有办法。
感慨了一番,洪承畴才撇下脑海中的乱七八糟,对着自己的心腹谋士,开口问道:
“壁星啊”
“老夫问你啊”
“大西南的明贼,缺军队吗?”
“或是,你以为,他们有多少军队,可以调动的”
是的,做了一辈子总督和经略的他,最近一直在谋划,精心攻略。
打仗嘛,兵马钱粮是首位,西南明贼的实力,更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模糊。
更何况,长江以南,明清对峙大战的地方,就剩下湖广行省了,也算是两军对战的桥头堡。
所以说,整个长江以南,洪经略的压力最大,时刻面临着,大西南明贼的绝地反杀。
没看到嘛,现在的他,仅仅半年时间,差不多就老了十岁。
身形消瘦,颧骨高凸,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皮肤干瘪,像一棵枯树老树皮。
没错,这就是被城外的李定国,还有云南的朱家贼子,联手折磨的。
“回禀经略”
“这个啊,朱明余孽的兵力,说不准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