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宝夤出师泾阳,亲自讨伐莫折念生,一场交战;全军败绩,退屯逍遥园东。汧城岐州,相继降贼,豳州刺史毕祖晖,又复战没。西道都督北海王元颢,亦被杀败,关中大扰。雍州刺史杨椿,急忙招募士兵拒守,得士卒七千余人,登陴力御,才获保全。
北魏加升杨椿为侍中,领行台统帅,节制关西诸将。
莫折念生遣弟莫折天生,大举攻打雍州,萧宝夤令部将羊侃,前往去助杨椿。羊侃隐身堑中,伺莫折天生近城,一箭射去,应弦而毙。
杨椿乘势杀出,贼众大溃,斩首数千级,雍州得以解严。莫折念生方进据潼关,闻弟弟莫折天生已死,乃弃关西去。
魏主元诩因萧宝夤败退,褫夺官爵,免为庶人。一面下诏西征,整备兵马。既得潼关捷音,复说将北讨葛荣。
诏书中所言很是夸张,仿佛有銮跸亲临,灭此朝食的气象,其实统是纸上谈兵,唯日在销金帐中,与潘嫔(潘外怜)等嫔妃练习肉战,有什么行军思想?
那胡太后亦纵情行乐,宫闱里面,通宵狎亵,笑语时闻,任他警报频来,且管目前肉欲,毫不加忧。死在目前,乐得纵欢。一切军事,都委城阳王元徽及二三嬖臣,随便处置。
(嬖臣 是汉语词汇,指受君主宠幸的近臣。该词最早见于《韩非子·说疑》,在《左传》《史记》等典籍中均有使用案例)
可奈贼势未靖,宿将渐凋,雍州行台杨椿,又复上书报病,请人相代。北魏朝廷无将可遣,只得复任萧宝夤,都督淮泾等四州军事,兼领雍州刺史。
孝昌三年(527年),杨椿卸任,回到家乡,让准备回京的儿子杨昱向皇帝元诩和胡太后建言,为预防萧宝夤的叛乱,应派遣官员安定关中。孝明帝元诩和胡太后听了杨椿的建议,虽然怀疑萧宝夤,但是并没有采纳。后为了安定长安地区,朝廷任命御史中尉郦道元为关中大使。
这个时候刚好听闻葛荣进攻包围信都的消息,朝廷乃命金紫光禄大夫源子邕,为北讨大都督,率兵赴往救援。源子邕方才发兵,又接相州急报,刺史乐安王元鉴,文成帝孙。据邺叛魏,通款葛荣。北魏朝廷因而再命舍人李神轨,出师会合源子邕,并召同将军裴衍,先前讨伐邺城。才算一举得手,入邺城诛杀元鉴,传送首级到洛阳。
李神轨还都,朝廷下诏除子邕为冀州刺史,使讨葛荣。
裴衍亦上表请同行,奉敕允议。源子邕独上书自陈,谓两人不宜同往,裴衍行臣请留,臣行请留衍,若逼使同行,必致败衄。
朝廷有诏不许,源子邕不得已偕裴衍北进。行至漳水,突然遭遇贼军十万众,蜂拥前来。
两将本不同心,号令不一,猝然而遭大敌,兵士骇散,源子邕及裴衍,相继阵亡。
葛荣尽锐攻打相州,还亏刺史李神,悉众固守,协力致死,才得不陷。可见用兵之道,全恃一心。
偏偏雍州行台萧宝夤,竟然派遣郭子恢在阴盘驿亭将郦道元等人杀害。并上表为自己辩护,称是被杨椿父子诽谤,郦道元是被盗贼所害。
北魏朝廷于是下达诏令任命杨椿都督雍、岐、南豳三州诸军事、本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讨蜀大都督。杨椿以年老患病而推辞,没有赴任。
十月,萧宝夤在长安发动叛乱,自称大齐皇帝,改元隆绪。果然如杨椿所料那般。
萧宝夤西讨莫折念生,前次败绩遭谴,已经感到不自安,后来虽得起复,终怀疑惧。
莫折念生返至秦州,由州民杜粲纠集众人发难,击死莫折念生,杜粲自掌州事。
(发难的释义 - 发动反抗或反叛)
南秦州城民辛琛,亦自行州事,各遣使至萧宝夤处乞降。莫折念生亦了。萧宝夤表闻北魏朝廷,魏主元诩尽复萧宝夤旧封,仍爵齐王兼尚书令。
中尉郦道元,素号严猛,不避权戚。司州牧汝南王元悦,宠信小吏邱念,弄权不法。
郦道元收押邱念付狱,拟处重刑。元悦亟白胡太后,请赦念罪。
胡太后敕令赦免邱念,偏郦道元不待赦至,先已经杀了邱念,复弹劾元悦纵奸人枉法诸罪状,胡太后不理。元悦深恨郦道元,想出一法,请朝廷调郦道元为关右大使。关右为萧宝夤的势力范围,遣使镇压,明明是元悦的诡计,使他激怒萧宝夤,好借刀杀死郦道元。
北魏朝廷哪里知晓缘故,即派郦道元西行。果然萧宝夤闻知,由疑生畏,由畏生忿,萧宝夤认为这是朝廷要算计自己,于是向柳楷询问对策。柳楷道:“大王是齐明帝的儿子,如今起兵,符合天意。歌谣也曾道:鸾生十子九子毈,一子不毈关中乱。周武王有乱臣十人,乱就是理,大王应该管理关中,还有什么好疑虑的?”
萧宝夤于是便暗中派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杀死郦道元,谎称他是被叛军杀害。
北魏朝廷责萧宝夤捕凶正法,萧宝夤当然不理,即欲称帝关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济公传奇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济公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