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九年,鲁省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更早。寒风卷着枯草碎屑,在泰安府通往蒙阴县的官道上打着旋,一辆插着督军府旗帜的黑色轿车正碾过结着薄冰的路面,车轮溅起的泥点很快就在车身上冻成了白霜。车内,鲁省督军田中玉眉头紧锁,指节因为用力攥着一份剿匪简报而泛白——简报上“刘黑七”三个字,像三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麻。
“督军,前面就是蒙阴地界了,再往前三十里,就是刘黑七常出没的抱犊崮山区。”司机的声音带着几分怯意,握着方向盘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田中玉“嗯”了一声,目光透过车窗望向窗外萧瑟的山野。不过半年光景,这片曾种着冬小麦的土地,如今只剩被烧得焦黑的田埂,偶尔能看到几间塌了半边的土坯房,房梁上还挂着没烧尽的茅草,在风里晃得人心慌。
这就是刘黑七的“杰作”。
自民国七年拉起“黑旗军”以来,刘黑七在鲁南、鲁中一带如附骨之疽。此人本是蒙阴县一个佃农,因欠了地主的租子被逼得走投无路,索性纠集了十几个流民,扛着几把生锈的大刀占山为王。谁料他心狠手辣,又懂些山野生存的门道,短短两年就把队伍扩充到了三千多人,手下喽啰个个如狼似虎,抢劫商号、焚烧村庄、绑架勒索,甚至连妇孺都不放过。上月在沂水县的一个村落,刘黑七为了报复村民反抗,竟下令屠村,三百多口人最后只活下来两个躲在菜窖里的孩子——这样的惨状,田中玉在剿匪简报上看了不下十次,每一次都觉得喉咙里堵着一团火。
可最让他窝火的,不是刘黑七的凶残,而是官府的无能。
“督军,您还记得三个月前的白马关围剿吗?”坐在副驾驶的副官李敬亭小心翼翼地开口,“当时咱们调了两个团的兵力,把抱犊崮的山口堵得严严实实,本以为能把刘黑七一锅端,结果……”
田中玉闭了闭眼,那段记忆他怎么会忘。三个月前,他亲自坐镇白马关,指挥两个团的正规军围剿刘黑七。当时士兵们背着最新式的汉阳造,带着充足的弹药,而刘黑七的匪众大多只有土枪和大刀,论装备,官府军占尽优势。可抱犊崮山区地形复杂,山洞连着山洞,小道绕着小道,刘黑七的人从小在山里长大,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路。官府军刚进山时还能保持阵型,可越往里走,队伍越散——有的士兵掉进了匪众挖的陷阱,有的被藏在树上的土匪冷枪打中,还有的在迷宫似的山洞里迷了路,最后竟被几个土匪拿着大刀追得满山跑。
那次围剿,官府军折了三百多人,弹药丢了大半,却连刘黑七的影子都没见到。更可气的是,围剿结束的第二天,刘黑七竟派人给田中玉送了一封信,信里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田督军,多谢送的枪,改日再上门拜访”,落款处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黑骷髅——这分明是赤裸裸的挑衅。
“这次不能再像上次那样蛮干了。”田中玉睁开眼,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李副官,通知前线的张团长和王团长,让他们把队伍撤到山外的开阔地,别再往山里钻了。”
李敬亭愣了一下:“督军,不进山怎么剿匪?刘黑七的人都躲在山洞里,咱们不主动出击,他们难道会自己出来?”
“会的。”田中玉指了指窗外远处一个冒着炊烟的村落,“刘黑七的队伍有三千多人,每天要吃多少粮食?要喝多少水?他们躲在山里,粮食和水都得从山外运。咱们把山外的村落都护起来,断了他们的补给,再派人盯着进山的小道,他们迟早得出来找食。”
李敬亭眼睛一亮:“督军英明!这样一来,咱们就能以逸待劳,不用再跟他们在山里兜圈子了。”
可田中玉却没那么乐观。他知道,刘黑七不是傻子,断补给的法子,之前的剿匪队伍也用过,可刘黑七总能找到漏洞——有时候他会派小股匪众伪装成村民,混进被官府保护的村落抢粮;有时候他会绕远路,从没人走的悬崖峭壁爬出山,去更远的县城抢劫。更棘手的是,山里还有几个像万家寨这样的村落,因为地处深山,官府的保护很难覆盖到,之前有传言说,刘黑七的人曾去万家寨抢粮,结果却被村民打了回来,自那以后,刘黑七就再也没敢靠近万家寨。
“对了,万家寨。”田中玉突然想起这个名字,转头问李敬亭,“你之前去蒙阴县调研,有没有去过万家寨?那里的村民真有这么厉害,能打退刘黑七的匪众?”
李敬亭点点头:“回督军,我去过一次。万家寨在抱犊崮的后山,整个村子建在一个半山腰的平台上,只有一条石阶路能上去,路两边都是悬崖,易守难攻。村里的人大多姓万,据说祖上是明朝的抗倭士兵,家家户户都有习武的传统,男人们几乎都能耍几下拳脚,还有十几杆祖传的火铳。上次刘黑七派了两百多人去抢粮,结果刚走到石阶路的一半,就被村民扔下来的石头和火铳打退了,还折了十几个弟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