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苑金灯记
楔子
乾隆十六年暮春,乾隆帝首次南巡,御驾行至江南苏州府。彼时江南草长莺飞,惠风和畅,运河两岸杨柳依依,茶肆酒坊鳞次栉比,一派富庶繁华。御舟泊于枫桥码头,乾隆褪去龙袍,换一身青衫便服,携军机大臣刘统勋、太医院院判李德全微服私访。行至山塘街一处茶肆,忽闻内堂传来婉转悠扬的昆曲清唱,声如莺啼燕语,清亮婉转,穿透喧嚣直抵耳畔。
乾隆素来喜爱昆曲,闻言驻足,命人入内探寻。片刻后,茶肆老板躬身回报,唱曲者乃是本地昆曲名角苏玉娘,近日偶感风寒,咽喉不适,本欲停演,却因老戏迷恳请,勉强登台,谁知今日嗓音竟比往日更显清亮。乾隆心生好奇,步入内堂,见苏玉娘端坐案前,面前摆着一盏青瓷茶杯,杯中漂浮着几颗形似小灯笼的红萼果实,萼片嫣红,包裹着内里的圆珠状浆果,汤色澄澈,泛着淡淡的清香。
苏玉娘见贵客临门,连忙起身行礼,乾隆指着茶杯问道:“姑娘嗓音清越,莫非与此物有关?”苏玉娘浅笑应答:“回客官,正是。小女子前日风寒入肺,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服药无效。家中阿婆取这‘红姑娘’泡茶饮用,不过两日,咽痛即消,嗓音也恢复如初。”乾隆取过一颗红萼果实细看,萼片薄如蝉翼,脉络清晰,轻捏之下,有清甜汁液渗出,闻之清香扑鼻。李德全在旁捻须沉吟:“观其形态,色红入心,形中空似肺窍,按中医‘取象比类’之理,当有清润咽喉、滋养肺津之效。”乾隆颔首,心中暗记此物,暗道:“民间竟有如此妙药,回宫后当令太医院细查。”彼时他尚未料到,这株生于乡野的寻常草木,日后竟会跻身御苑,成为承载宫廷记忆与民间智慧的“金灯笼”。
上卷
第一卷 山塘街玉娘献艺 红姑娘清咽救急
苏玉娘所在的昆曲戏班,在苏州府颇有名气,她工花旦,尤以唱腔清甜、身段优美见长,深得百姓喜爱。此番风寒,本是小事,谁知连日登台演唱,用嗓过度,竟引发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如破锣。戏班班主急得团团转,遍请苏州名医,皆诊断为“风寒外束,肺热津伤”,开方多为辛凉解表、清热利咽之剂,服后却收效甚微。苏玉娘自觉嗓音难愈,整日愁眉不展,甚至萌生了退隐之意。
苏玉娘的阿婆,是苏州乡下的一位老妇人,不懂医理,却识得不少乡野草药。见孙女痛苦不堪,阿婆想起年轻时,村中孩童若咽喉肿痛、哭闹不止,长辈便会采摘田间的“红姑娘”,洗净后泡水或煮水饮用,不出三日便能痊愈。这红姑娘,学名酸浆草,果实外包一层薄如蝉翼的红萼,成熟时嫣红透亮,形似未点亮的小灯笼,乡间孩童常摘来把玩,也可生食,酸甜可口。
阿婆清晨便挎着竹篮,到郊外田间采摘红姑娘,选那些红萼饱满、果实圆润的,洗净后用沸水冲泡,待水温稍凉,便给苏玉娘饮用。起初苏玉娘不以为然,觉得这寻常野果怎能比得上名医开的汤药,可架不住阿婆劝说,勉强喝了两杯。谁知当日午后,便觉咽喉干燥之感减轻,吞咽也不似往日那般疼痛;次日清晨,嗓音竟能发出清晰的声音;连饮三日,咽痛全消,嗓音恢复如初,甚至比往日更显清亮润泽。
乾隆帝在茶肆听闻此事,便让苏玉娘详细讲述用药经过。苏玉娘道:“这红姑娘泡水,入口酸甜,回甘生津,饮后咽喉间似有清泉滋润,原本干燥肿痛之感瞬间缓解。阿婆说,此物不仅能治咽痛,若是夏季暑热口渴,泡水饮用也能解暑生津。”乾隆又问随行的李德全:“李院判,此物性味如何?为何能有如此功效?”李德全答道:“回皇上,臣观其形色,红萼属火,果实甘酸,按中医‘五味入五脏’之说,酸入肝、甘入脾,其性当偏凉润。咽喉为肺之门户,肺热津伤则咽痛嘶哑,此物清润甘凉,既能清热泻火,又能生津润燥,恰合‘热者寒之,燥者润之’的治则,故能见效神速。”
一旁的刘统勋补充道:“民间草药多有奇效,只是未被载入正统医籍,故不为世人所知。这红姑娘能在乡野流传,想必是百姓历经实践验证,才得以口传心授。”乾隆深以为然,对苏玉娘道:“姑娘可否赠朕些许此物,朕带回宫中,令太医院详加研究,若果真效验,也可惠及更多人。”苏玉娘连忙命人取来一篮新鲜红姑娘,双手奉上。乾隆接过,见篮中红萼果实个个饱满,嫣红欲滴,心中愈发喜爱,暗道:“如此灵秀之物,当有佳名相配。”
第二卷 乡野草药藏真味 口传心授续良方
乾隆帝带走红姑娘后,苏玉娘用其护嗓的消息很快传遍苏州府。乡野间的百姓们,原本就熟知红姑娘的妙用,如今见它得到贵人赏识,更是将其用法细细传开,许多未被文献记录的民间实践,也渐渐浮出水面。
苏州府吴江县的渔民们,常年在水上劳作,风吹日晒,加之饮食腥咸,极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渔民们不知医理,却从祖辈那里学来法子:将新鲜红姑娘洗净,连同红萼一同捣烂,取汁液含漱,每日三次,不出两日,口舌疮疡便能愈合。有一位老渔民,因常年吸烟,患上慢性咽炎,咽喉干痒、有异物感,咳不出咽不下,痛苦不堪。他按祖辈传下的法子,每日用红姑娘泡茶饮用,再取红姑娘果肉捣烂敷于咽喉外部,坚持半年有余,咽炎竟痊愈了,嗓音也比往日洪亮许多。老渔民常对人说:“这红姑娘是水畔的灵物,专治水乡人的咽喉病,比城里的汤药还管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