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的青石板路被连日暴雨泡得发涨,诸葛家祠堂的门槛上,第三道水渍线又高了半寸。诸葛老爷子拄着黄花梨拐杖站在供桌前,看着牌位上“诸葛孔明第三十七代孙”的刻字,浑浊的眼睛里滚下两颗泪珠——若不是三天前那封来自黑风岭的密信,他这辈子都没想过,诸葛家会有需要“请救兵”的一天。
一、锦囊里的名字
“老爷,西厢房的书架都淹了,《武侯兵法》的孤本……”管家福伯抱着本湿漉漉的书册跑进来,绸缎马褂的下摆沾满泥浆,“要不要让家丁们先把古籍搬到阁楼?”
诸葛老爷子没回头,只是翻开供桌下的暗格,取出个泛黄的锦囊。锦囊是用上好的云锦缝制的,边角却磨出了毛边,上面绣着的八卦图已褪色大半——这是诸葛家祖传的“救命锦囊”,据说是当年武侯临终前留下的,嘱咐后人“若遇灭门之灾,可拆此囊,按囊中所记寻一人,必能化险为夷”。
“别管书了。”老爷子的手指抚过锦囊上的八卦图,声音发颤,“去备车,咱们去雁门关。”
福伯愣住了:“雁门关?那不是战神宗叶辰的地盘吗?咱们诸葛家世代居于青州,与北境素无往来,去那儿做什么?”
老爷子解开锦囊的绳结,倒出一张折叠的麻纸。麻纸泛黄发脆,上面用朱砂写着三个小字:“叶,雁门”。字迹苍劲有力,正是武侯的笔迹。
“三日前,影阁的人找上门了。”老爷子的声音带着后怕,“他们说,若不交出祖传的‘八阵图’拓本,就放火把青州城烧了。你以为这场暴雨是天灾?那是影阁用‘唤雨术’引来的,就是想淹了咱们的藏书楼,逼咱们交东西!”
福伯脸色煞白:“可……可叶辰是七阶修士,影阁里可有九阶武圣坐镇,他能对付得了?”
“武侯不会错的。”老爷子将麻纸揣进怀里,拐杖往地上一顿,“备最好的马车,带上那幅赝品八阵图,咱们这就走。记住,路上若有人问起,就说去雁门关拜访故人。”
二、暴雨中的车队
青州通往雁门关的官道被暴雨冲得泥泞不堪。诸葛家的三辆马车陷在泥坑里,家丁们挽着裤腿推车,泥浆溅得满脸都是。最前面的马车里,诸葛老爷子正用绸布擦拭着那幅赝品八阵图——图上的阵眼被他做了手脚,若是影阁的人抢去,只会触发里面的“锁灵阵”,暂时困住他们。
“老爷,前面有伙人拦路!”车夫的声音带着惊慌。
老爷子撩开车帘,只见官道中央站着十几个黑衣人,个个披着蓑衣,脸上蒙着黑布,腰间的弯刀在雨幕中闪着寒光。为首的汉子身材高大,手里把玩着枚铜钱,铜钱上刻着影阁的骷髅纹。
“诸葛老爷子,别来无恙?”汉子的声音像砂纸摩擦,“影阁阁主说了,只要您交出八阵图,青州城的百姓就能少受点罪,不然……这暴雨怕是要下到明年开春。”
福伯吓得躲在老爷子身后,却被老爷子推开。老爷子拄着拐杖下车,雨水顺着他的白胡子往下淌:“八阵图是诸葛家的根,岂能给你们这些邪魔歪道?”
“敬酒不吃吃罚酒。”汉子挥了挥手,黑衣人立刻拔刀围上来。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雨幕中,一队玄甲骑士冲破雨帘,为首的年轻人身披白披风,手里握着柄长剑,剑穗上的铜铃在雨声中格外清脆。
“影阁的杂碎,也敢在雁门关地界撒野?”年轻人的声音穿透雨幕,长剑突然出鞘,剑光如闪电般划过,瞬间斩断了三个黑衣人的弯刀。
黑衣人惊呼着后退,为首的汉子脸色骤变:“是战神宗的人!撤!”
玄甲骑士没追,只是勒住马缰,为首的年轻人翻身下马,对着诸葛老爷子拱手:“晚辈叶辰,见过诸葛前辈。家师曾说,青州诸葛家是武侯后裔,若有难处,战神宗万死不辞。”
老爷子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突然想起锦囊上的“叶,雁门”二字,眼眶一热:“你……你就是叶辰?”
“正是。”叶辰笑了笑,雨水打湿了他的发梢,却挡不住眼底的光,“晚辈收到斥候报信,说影阁在青州一带异动,特意带人过来看看,没想到正好遇上前辈。”
福伯这才反应过来,激动道:“您就是那个单剑挑了黑风岭魔窟的叶宗主?天哪,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先上车再说。”叶辰扶着老爷子上了马车,玄甲骑士们则默契地围在马车四周,形成一道屏障,“这雨是影阁的‘唤雨术’所致,咱们得尽快赶到雁门关,那里有破阵的法器。”
三、八阵图的秘密
雁门关的城楼在暴雨中像头沉默的巨兽。叶辰将诸葛老爷子请进议事厅,刚沏好的热茶冒着热气,驱散了些许寒意。
“叶宗主,实不相瞒,影阁要的不是八阵图拓本,是藏在图里的秘密。”老爷子喝了口茶,终于说出实情,“三百年前,武侯为防八阵图落入贼人之手,将破解之法藏在了拓本的夹层里。影阁想利用八阵图布下‘灭神阵’,据说那阵法能吞噬修士的灵力,连九阶武圣都能困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混沌真经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混沌真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