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特殊地理景观:沉没渡口的“时光碎片”
- 鬼津主码头遗址(表层水域10米处)
这是当年渡口的核心区域,残存着一块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木质平台(平台由3层枫木板叠加而成,木板之间用青铜铆钉固定,铆钉已锈蚀成绿色,部分铆钉上还挂着断裂的铁链)。平台中央有一个直径3米的“导航柱基座”(基座为青石材质,表面刻有“雾散开渡”的篆字,篆字凹槽中填充着星砂,夜间会发光),基座旁散落着数十片“渡魂符残片”(符片为幽影鳄皮制成,虽已腐朽,但符纹仍清晰可见——用黑曜矿粉绘制的波浪纹,代表归墟河的水流)。
平台边缘的泥沙中,埋着一艘半沉的“漕运船”(船长约15米,船身已断裂成两截,船舱内残留着当年的货物:数十块黑曜矿石、装有灵叶草种子的陶罐、以及一把青铜匕首——匕首柄上刻着“山岩”二字,证明这是山岩派商人的船只)。船底吸附着大量“藤壶”(一种甲壳生物,外壳呈灰白色,能分泌酸性物质,渡灵族会采集这种物质来软化黑曜矿石)。
- 幽津穴内部结构(深层水域40-60米)
幽津穴是一个呈“Y”字形的溶洞群,总长度约500米,分为“前穴”“中穴”“后穴”三部分:
- 前穴(40-45米):“公共活动区”,地面铺着晒干的水藤叶片(叶片经过特殊处理,能防潮防腐),左侧有5个“采集架”(用黑曜矿条搭建,上面摆放着刚采集的水栖灵草、盲眼鳅,以及清洗后的黑曜矿石),右侧是“声符工坊”(符匠组的工作区,石台上摆放着珍珠打磨工具——骨制锉刀、黑曜砧台、灵叶草汁液容器,墙上挂着未完成的珍珠声符石)。
- 中穴(45-50米):“居住区”,洞壁上开凿出30个“穴室”(每个穴室高约1.8米,宽1.5米,内部铺着幽影鳄皮床垫,床垫上叠着用河底植物纤维编织的毯子,穴室门口挂着用珍珠串成的门帘,门帘上刻有每个家庭的图腾——比如潮猎队队长“墨鳍”的家庭图腾是“骨钩矛+盲眼鳅”)。中穴中央有一个“火塘”(其实是“能量灶”——用三块黑曜矿石围成三角形,中间放置“声符能量晶”,激活后能发出热量,用于加热食物和烘干衣物,火塘旁摆放着陶制的锅碗瓢盆,碗底刻着简单的爪痕图案)。
- 后穴(50-60米):“禁地与长老居所”,入口处有一道“蚀骨藤屏障”(藤条编织成网状,仅渡灵族长老青鳞能用指尖的分泌物解锁——藤条遇到分泌物会自动分开)。屏障后是青鳞的居所(面积约20平方米,石台上摆放着“渡魂桨”——用古鳄王尾骨制成,长约2米,表面刻满珍珠声符,桨柄处缠着银狐族的毛发,据说是当年渡口商人赠送的礼物),居所内侧是“传承洞”(洞壁上刻满了渡灵族的历史——从渡口沉没到族群建立的关键事件,用爪痕和符号记录,只有通过“渡魂试炼”的族人才能进入)。
- 珍珠生长区(深层水域55米处)
这是渡灵族的“战略资源地”,位于幽津穴右侧的一个支洞,洞壁上布满了“珍珠蚌”(一种巨型蚌类,直径约50厘米,外壳呈青黑色,表面有星砂颗粒镶嵌)。蚌壳打开时,能看到内部的归墟珍珠——刚形成的珍珠呈白色,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吸收星砂的能量,转为淡蓝色,最终变成深蓝色(完全成熟的珍珠)。
生长区的入口处有一块“警示石”(黑曜矿石制成,上面刻着“采大留小”的符号),石旁摆放着“采集工具”:骨制的蚌刀(刀刃呈弧形,能轻轻撬开蚌壳而不伤害蚌体)、编织的采集篮(篮底有小孔,能过滤河水,避免珍珠被泥沙污染)。渡灵族每月只采集一次珍珠,每次仅采集成熟的深蓝色珍珠,且每个蚌最多采集2颗——据青鳞长老说,这是“与河神的约定”,若过度采集,珍珠蚌会集体迁徙,再也不回到这里。
一、遗民起源:从“桨声渡客”到“水下遗民”的三百年沉沦史
渡灵族的血脉里,藏着归墟痕中游最悲壮的贸易记忆——鬼津渡口不是一夜沉没的,而是在“黑雾回流”与“古鳄王异动”的双重打击下,用三天时间缓缓沉入河底的。那些幸存的商人、工匠、守卫,不是被动接受命运,而是用双手在黑暗的河底,硬生生凿出了一条生存之路。
1. 渡口盛景:600年前的“跨域贸易心脏”
约600年前,鬼津渡口由“河川派商人联盟”建立,因地处幽雾沼泽、赤岩丛林、死水滩的交汇处,成为三大派系“灰色贸易”的枢纽——山岩派的黑曜矿石、河川派的灵叶草、滩涂派的深海渔获,都要通过这里中转,甚至雾族的“雾核粉末”(一种能增强符文效力的禁忌物资),也能在此秘密交易。
当时的渡口,是归墟痕中游最热闹的地方:每天辰时,雾一散,渡口的“鸣桨人”就会吹响用牛角制成的“渡魂号”(号声低沉,能穿透浓雾,传至5公里外),召唤商船靠岸。码头上铺着青石板(石板上刻着防滑的纹路),两侧搭建着20间“货栈”(用枫木建造,屋顶覆盖着茅草,货栈门口挂着不同派系的图腾——山岩派的“黑曜狼头”、河川派的“灵草河浪”、滩涂派的“银狐鱼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