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银狐狩猎队的边界:以断河遗迹北侧的“银月林”为界,银狐队常在此巡逻,哥布林若发现林中有银色皮毛的身影,会立刻躲进遗迹的暗格中;
- 与地穴人拓荒队的边界:以废弃矿洞的5号入口为界,地穴人负责矿洞深处的挖掘,哥布林仅在入口附近活动,双方偶尔会交换“矿渣换食物”,但从不进入对方的核心区域。
1.4 组织规模的动态构成与生存状态
截至473豺狼人营地冲突事件时,96个小团体的规模呈现“金字塔式分布”,且成员生存状态极度恶劣:
(1)规模分层与具体构成
- 顶层核心小团体(14个,6-15人):如疤脸带领的“归墟边缘投机合作派”核心团队(42人,由3个微型团体整合而成)、“峡谷掠夺派”的“血牙队”(15人),这类团体有相对固定的据点、少量铁制武器,且头目掌握一定的情报渠道;
- 疤脸团队的具体构成:成年战斗员31人(含铁爪带领的10人先锋队、鼠眼带领的5人侦察队、跛脚带领的8人后勤队,及其他8名散兵)、老弱哥布林8人(均为13岁以上,其中2人瞎眼、3人断手)、未成年哥布林3人(分别为5岁的“小灰”、4岁的“碎牙”、3岁的“跛脚仔”,均为掠夺其他地精部落时抓获,小灰因会爬树,负责在据点放哨);
- 中层微型团体(32个,3-5人):如“遗迹拾荒帮”(5人,一家三口+2名同乡)、“北矿铜渣小队”(4人,均为曾被部落驱逐的矿工),这类团体多为家族式或同乡聚合,有简易据点(如遗迹的小房间、矿洞的角落),武器以石棒、兽骨匕首为主;
- 底层零散团体(50个,1-2人):多为独自生存的哥布林,或因内讧脱离大团体的个体,无固定据点,靠捡拾其他团体遗弃的物资、捕食老鼠为生,武器多为树枝、石块,甚至有12个个体因无武器,仅能靠“装死”躲避危险。
(2)成员生存状态的细节
- 食物短缺常态化:96个小团体中,89个每天仅能进食1次,且食物多为“发霉面包+生虫肉干+野草根”的组合——疤脸团队的后勤员每天需带着老弱哥布林在枯骨峡谷采集“酸浆草”(味道酸涩,可果腹),若遇到雨天无法外出,就只能吃储存的发霉面包,部分哥布林因长期吃霉食,嘴角常挂着绿色的霉斑;
- 疾病与伤残率极高:因饮用浑浊水源(如断河遗迹的积水,含有大量微生物)、缺乏医疗手段,70%的成员患有腹泻、皮肤病,成年哥布林中,35%有永久性伤残(如跛脚、断指)——“峡谷掠夺派”的“血牙”因被巨狼咬伤左腿,走路时左腿需拖着地面,只能靠右腿发力跳跃;
- 寿命极短:哥布林平均寿命15-20岁,但流氓团成员的平均寿命仅8-10岁,多数成员因“被其他势力击杀、病死、饿死或内讧死亡”无法活到成年——事件前1年,“遗迹拾荒帮”的5名成员中,有2人因偷吃地穴人的食物被打死,1人因腹泻脱水死亡,仅剩下头目“残耳”和1名幼崽。
二、历史发展脉络:5年12次分裂的底层逻辑
哥布林流氓团的分裂并非偶然,而是“资源匮乏+权力争夺+外部压力”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每一次分裂都深刻影响其组织形态,具体可追溯至12次分裂的关键细节:
2.1 起源期(事件前5年-前4年):第一次分裂的“面包与铁剑”之争
(1)“灰皮帮”的诞生细节
事件前5年,12名被“锐爪哥布林部落”驱逐的边缘哥布林(含头目“断耳”,因左耳被部落首领斩断得名),在归墟痕西侧的“枯骨洞”聚集——当时枯骨洞内堆满了巨型蝙蝠的骸骨,12人靠捕食蝙蝠、捡拾野果为生,直到事件前4.5年,他们遇到一支迷路的人类矿工小队(3人),趁矿工睡觉时抢走了3把生锈铁剑(剑身刻有“黑石矿场”字样,推测为矿场遗弃的工具)、1袋发霉面包和2个打火石,这是他们首次获得“像样的物资”,也因此自称“灰皮帮”。
(2)第一次分裂的导火索与过程
事件前4年,头目“断耳”私藏了2把铁剑和半袋面包,仅给其他11人分1把铁剑和半袋面包,其中6名哥布林(由“瘸腿”带领,瘸腿因右腿被陷阱夹伤得名)提出“平分物资”,断耳却挥舞铁剑威胁“谁再闹就杀谁”。
- 分裂过程:当晚,瘸腿趁断耳熟睡时,偷偷拿走那把共享的铁剑和剩余的面包,带着5名支持者逃出枯骨洞,在枯骨峡谷另一侧的“西坡洞”成立“骨刃队”;
- 后续影响:断耳因失去一半成员,实力大减,只能放弃枯骨洞,迁往废弃矿洞的1号入口,而“骨刃队”则在西坡洞靠掠夺过往的流浪地精为生,此次分裂开启了“资源分配不均即分裂”的先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