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穿越到古代,我成了穷酸秀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满唐华彩 诡三国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唐末当皇帝 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97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由校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道:“关于那些具体的细节问题嘛,待这场盛大的宴会圆满结束之后呢,将交由英国公和定国公交代并作出详尽的解释。现在呀,有个好消息要告知诸位!那就是由欧罗巴人所组成的英格兰、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兰这四个国家的使臣团队,已然从广州动身出发,并正马不停蹄地朝着咱们京城赶来啦!依目前的行程估算,不出两个月的时间,他们便能顺利抵达京城。

届时,我们双方将就对外贸易相关事宜展开深入的磋商会谈。等到那时,如果在座的各位还想要入股参与其中的话,恐怕就得等待商会组织的第二轮募资活动咯!至于这第二轮的募资究竟何时才能够正式启动?其招募资金的对象又是否会面向广大商人们全面开放?这些可都还是未知数!而且呀,待到那个时候,每一股的价格最终能攀升至怎样的高位,朕也实在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定论哟!”

朱由校的这番言论才是最为致命的,做生意何其难,首先你得有产出,然后得有渠道卖出,两者缺一不可。这时候就有人要问了,工人不重要吗?呵呵,明朝流民问题困扰了朝廷百余年,很多人只要给口吃的,命都可以卖给你。如果不是生产工具过于落后,各行各业的产出量并不大,也不至于说会有如此之多的流民存在。

失地农民古往今来并不鲜见!如何加以引导才是问题的关键。

朱由校想要募集一亿两白银的目标并非不切实际,这也是有他的考量在内的。

其一,自然就是将全国藩王勋贵们的存银一网打尽。在明朝,要论有钱,排名前三的就是盐商、藩王和勋贵。盐商是朱由校下阶段要针对的目标,暂时还没去动他。如果在这三者中论有钱程度,盐商绝对是后两者的总和。将这些贵族的存银收集到手上,再将这些银子花出去,人为的为国家制造一些资本流动性,才能让全国各行各业都受益,才能盘活国内经济大盘。这是目的一!

其二,根据后世考证,隆庆开海到崇祯末这七十年,大约有五亿两白银流入明朝国内,相当于每年流入明国的白银有七百万两。可耻的是,这七十年明朝朝廷收到的税收却连五百万都没有,这批白银大部分都进了江南盐商和勋贵的腰包。其中江南盐商和由其滋生出的浙商、闵商、徽商占了绝大部分。

朱由校承认,宫办或者官办的产品与这些商人名下的产品有着天大的区别,可以说在多方面上是被碾压的存在。这也就是他想将如此之多的藩王和勋贵们笼络到其名下一起开展对外贸易的动机。

打不过就加入!

这七八十个家族手上总有某方面的产业是比较突出的,集合大家之所长与这些地方商人斗一斗,将他们腰包里的银子从新掏出来。

其三,开办工厂、矿山都需要人。而明朝谁家有人?自然就是藩王和勋贵家族。这里说到的人不是各地政府户籍登记上的人口,而是被隐匿的人口。

据《明实录》的记载,明朝在天启三年(1623年)时全国在籍人口统计约有人,康熙年间(1661年-1722年)则突破了1.5亿,到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更是突破了3亿大关。天启到康熙这四十年人口突然翻了三番?也就是说经历过明末清初几十年的反清复明的战争人口还增加了三倍?反而说康乾年间这‘康乾盛世’的七八十年才翻了一番!

倘若相关的历史记载没有出现差错,那就意味着在明朝末年,为了逃避战乱以及被迫沦为贵族奴隶的人口规模堪称极其巨大。换而言之,从天启年间来看,当时全国范围内的总人口数起码应当已经冲破 1 亿这个重要关卡。

暂且不论那些隐匿起来的人口具体有多少,单从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朱由校想要兴办实业,就必须仰仗这些贵族们能够齐心协力地将各类产业成功创建起来。只有当众多产业得以顺利开办之后,资本主义的萌芽才有可能获得不断成长与壮大的契机。毕竟,要想避免这刚刚燃起的星星之火由于满清军队的入关而骤然熄灭,这无疑成为了朱由校在诸多考量之中居于第四位的关键因素。

集贵族之资创办商会,集中皇族以及贵族子弟并训练成军,分阶段打压文官集团使其不断分化转而为其所用,这就是朱由校准备执行的救明三策。

如果说训练贵族子弟兵是参考的德皇威廉二世,那么创办皇商和打压文官集团就是学的后世满清政府。

文抄公嘛,穿越者独有的生存必备之技能,能用不用那多可惜啊!

......

朱由校给了这些贵族们两个月的考虑时间,实际上自第二天开始,陆陆续续的运银车队就不断的往内帑内库运输。每辆车上用箱子堆砌起高高的山峰,看着就很贵重。

而那些偏远的藩王和勋贵的银车,朱由校自然是不需要他们运抵京城的。明末道路不畅,各地乱民如此之多,你要是给他来个监守自盗,那他找谁说理去?自然是责成其兑换成商品分批运往京城或未来的各地市舶司。这些事情自然就不用他这个皇帝去亲力亲为了。他难道还怕这些贵族不认账?

皇帝宴请藩王和勋贵之事,以及皇帝找他们募集资金扩大龙骧商会之事同样传遍了京城并向全国范围传播。朝中大臣苦于正休假状态,无法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不过私底下各官员之间走访变得频繁起来,底下暗潮汹涌。这些消息很快就被东厂番子收集到,并传入了朱由校耳中。

天启元年第一次朝会上,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这场大战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双方之间究竟会擦碰出多大的火花,皇帝该如何收拾残局,请听下回分说!

咳咳......扯远了!

这场战斗完全属于在朱由校的意料之中的,根据东厂搜集而来的机密情报表明,当前聚集在一起密谋策划的大臣数量其实并不算特别众多,但其中最为活跃且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是以都察院以及六科给事中为首。

说起这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那可是令历代的皇帝们既气恼不已却又不得不加以珍视的存在。他们就如同那些惹人厌但又不可或缺的“搅屎棍”一般,总是在朝廷之中搅动风云、挑起事端。

然而,对于身为皇帝的朱由校来说,无论如何也无法饶过这么一群人。

既然绕不过,那就踢开。朱由校暗下决心!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诡秘之主 庆余年 剑来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官婿 叩问仙道 万古神帝 天海仙途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武道凌天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 搬空仇人国库后,带着皇宫穿六零 死亡十万次,我在诡异世界封神 诡异降临,我坐拥万亿冥币封神 重返1981,从分家开始 那些热血飞扬的日子 七零认亲,我有三个首长舅舅 重生:大明星爱上我 穿越七零之我拿起了杀猪刀 四合院我有一个未婚妻 
经典收藏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红楼之挽天倾 贞观小闲王 我的公公叫康熙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我为明皇!大明当无敌! 大唐之超级商城 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 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山地合成营到北宋 召唤无敌:老婆为我打江山 数风流人物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 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最近更新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此去直上青云路 冰临谷 大楚武信君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云起惊鸿客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水浒之往事随风 清宫秘史十二章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我在北宋教数学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