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透过精致的雕花木窗,斜斜地洒在洛阳南宫德阳殿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映出一片暖融的光晕。然而,殿内百官肃立,空气却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唯有殿外廊下铜漏滴答的轻响,规律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自钜鹿方向最后一道军报传来已过去三日,是成是败,是捷是忧,无人得知。那遥远的河北战场,牵动着整个帝国的神经,也决定着这大殿之内无数人的前程乃至性命。突然,一阵急促而有力,迥异于平日传令兵步伐的奔跑声,由远及近,踏碎了这片令人窒息的宁静,也踏破了大战之后最后的悬念。
“捷报!河北大捷!钜鹿光复!逆首张角毙命!”
一名风尘仆仆,甲胄上还沾染着北方干涸泥土和暗红血渍的军校,几乎是踉跄着扑入德阳殿高高的门槛,他手中高举着一卷粘着三根雉鸡翎羽、象征着最高级别捷报的赤色军书,嘶哑的吼声因为极度的疲惫与激动而变形,却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偌大的殿堂之中。
“皇甫大帅、卢尚书联名捷报!我军攻克钜鹿,阵斩伪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寻获伪天公将军张角尸身!太平道核心已灭,河北肃清在即!”
轰!
原本落针可闻的大殿,瞬间被引爆了!如同滚开的油锅泼入了冷水,压抑了数月的担忧、恐惧、期待,在这一刻尽数化为狂喜与喧嚣。
“苍天庇佑!陛下圣明!”
“大汉万岁!”
“皇甫将军威武!卢尚书神算!”
公卿百官,无论平素派系如何,此刻大多情难自已,许多人甚至喜极而泣,互相揖让祝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黄巾之乱如同悬顶之剑,如今剑落人安,怎能不欣喜若狂?大将军何进更是挺直了腰板,脸上堆满了与有荣焉的笑容,仿佛这赫赫战功有他一份,率先出列,声音洪亮地高呼:“此乃陛下运筹帷幄,天命所归!将士用命,方能剿灭妖氛,臣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一时间,“为陛下贺!为大汉贺!”的声浪响彻殿宇,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御座之上,那位身着十二章纹冕服,年轻而威严的皇帝身上,期待着他龙颜大悦,期待着一场盛大的庆典和封赏。
然而,端坐在九龙御座之上的刘宏,面容却异常平静。他缓缓伸出手,侍立一旁的宦官连忙躬身,从那名仍跪在地上激动喘息的信使手中接过捷报,恭敬地呈送到御前。
刘宏展开那卷浸染着战火与风霜的军报,目光沉静地扫过上面皇甫嵩与卢植联名书写的、详述钜鹿之战经过与结果的文字。他的指尖在“张角尸身寻获,太平道核心已灭”那一行字上微微停顿了一瞬,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似是尘埃落定的释然,又似是某种更深沉的感慨,但转瞬即逝,快得无人能捕捉。
殿中的欢呼声在他的沉默中,渐渐平息下来。百官有些疑惑地看着皇帝,不明白为何如此巨大的胜利,竟不能让陛下展颜。
刘宏合上捷报,将其轻轻放在御案之上,抬起头,目光如同沉静的深潭,缓缓扫过下方每一张或欣喜、或激动、或揣测的面孔。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诸卿欢喜,朕,亦心慰。”
没有预想中的狂喜,没有意气风发的宣告,只有这平淡如水的一句。他顿了顿,继续道:“然,此番大捷,非朕一人之功,亦非前线将士独力可成。乃是我大汉上下,历经数年整军、革新、安民、肃贪,厚积薄发之果。将士效命于外,文臣运筹于内,百姓输粮于道,方有今日之胜。”
他的话语,将一场军事胜利,拔高到了整个国家系统工程成功的高度,隐隐指向了他登基以来所推行的一系列备受争议的改革。一些敏锐的大臣,如何进、袁隗等人,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眼神闪烁,似乎在品味这番话背后的深意。
“逆首虽诛,疮痍未复。”刘宏的语气转而沉凝,“传朕旨意。”
一旁的尚书令荀彧立刻躬身,准备记录。
“其一,晋皇甫嵩为大司马,封槐里侯,食邑万户。卢植加封太子太傅,晋尚书令,赏金千镒,帛五千匹。曹操、段颎、高顺等有功将校,由尚书台会同大司马,依新订《勋功爵赏条例》,拟定封赏,速报于朕,不得延误拖延,寒了将士之心。”
这道封赏命令清晰明确,尤其是强调依照“新订条例”,更是彰显了制度而非皇帝个人喜好的重要性。
“其二,”刘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着大司农、御史台,即刻核查此战阵亡将士名册,从优抚恤,务使忠魂安息,遗孤得养。有克扣、贪墨抚恤者,无论何人,一经查实,立斩不赦!”
“立斩不赦”四字,带着凛冽的寒意,让一些心中有鬼的官员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其三,河北、豫州、荆州等战乱波及州郡,免今年及明年钱粮赋税。由尚书台选派干练循吏,持节前往,督导地方,以工代赈,助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所需钱粮,由中央府库及此番抄没逆产中拨付,御史暗行全程监督,确保一丝一毫,皆用于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