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质疑,既有来自内部的,也有来自行业旁观者的冷嘲热讽。但陆信和苏宁顶住了所有压力,给予了研发团队无条件的信任和资源支持。苏宁甚至亲自牵头,与几所顶尖高校的材料学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引入了顶尖的学术智慧。
转折,发生在一个看似平常的黄昏。李工带领的一个小组,在尝试了数百种配体和界面修饰方案后,终于合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维度钙钛矿材料。它在初步测试中,展现出惊人的蓝光发光效率和令人意外的环境稳定性。
“快!上电致发光测试!”周明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当电压加载到那片只有指甲盖大小、覆着淡金色薄膜的测试器件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秒,两秒……
蓦地,一抹纯净、明亮、仿佛凝聚了最深邃海洋之魂的蓝色光芒,稳定地、毫无闪烁地亮了起来!那蓝色如此纯粹,如此耀眼,瞬间驱散了实验室里积郁已久的阴霾!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一个年轻的研发人员忍不住欢呼起来,声音带着哭腔。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是更艰苦的工艺优化、寿命测试、以及与 MicroLED 硅基驱动背板的精准集成。无数个日夜的反复打磨,无数次参数的细微调整,终于,第一片巴掌大小、分辨率达到 300 PPI 的钙钛矿-MicroLED 复合显示屏原型,被小心翼翼地封装在惰性气体保护盒中,制作完成了。
它的诞生,静默无声,却承载着星火科技乃至中国显示产业打破海外技术垄断的全部希望。
该在哪里点亮这第一片真正属于国产的、具有颠覆性技术的 MicroLED 屏幕?陆信和苏宁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个地方。
几天后的夜晚,槐花村。合作社前的打谷场被临时清理出来,架设起了简单的供电设备和一台高亮度的投影仪。收到消息的村民们,扶老携幼,早早地聚在了场院上,熙熙攘攘,充满了期待与好奇。他们不知道具体要发生什么,但他们知道,这一定和星火科技、和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的陆总、苏工有关。
老支书和赵小满站在最前面,张师傅也穿着干净的中山装,被徒弟搀扶着来了。
夜色渐深,繁星点点,缀满了墨蓝色的天幕。晚风带着田野的清香,轻轻吹拂。
陆信、苏宁和周明站在临时搭起的小台子上,身后是那块覆盖着红布的投影幕布,以及连接着那块珍贵显示屏原型的设备。
陆信没有过多的言辞,他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质朴而熟悉的面孔,声音在夜风中传开:
“乡亲们!今天晚上,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一起,见证一个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光’!”
他顿了顿,语气充满了情感:“这片‘光’,它的诞生,离不开我们槐花村的智慧。是张师傅的手艺,点醒了我们;是咱们这片土地的灵气,滋养了灵感。所以,我们选择在这里,在咱们的根脉所在,点亮它!”
他朝周明点了点头。
周明深吸一口气,像是举行一个神圣的仪式,庄重地按下了设备的启动开关。
刹那间,覆盖在幕布上的红布被掀开(实际是投影仪工作),与此同时,那块被精心保护的钙钛矿-MicroLED 复合显示屏原型,在保护盒内,被远程通电点亮!
没有声音,只有光。
仿佛将一片最璀璨、最纯净的星空,直接搬到了人间!
屏幕上显示的是特意渲染的深邃宇宙背景,无数颗色彩斑斓、亮度不一的“星辰”在其中闪耀。红色的恒星炽热如火,蓝色的巨星清冷深邃,星云缭绕,色彩过渡平滑得如同梦幻。那极高的对比度,让黑色的部分仿佛能吸收掉所有光线,深邃无比;而亮起的部分,色彩饱和、鲜艳欲滴,亮度高得惊人,仿佛能刺破这乡村的夜幕。更令人震撼的是,每一个像素点都清晰锐利,没有任何传统显示屏常见的漏光、光晕或色彩串扰。
这画面,比他们头顶真实的星空,更加绚烂,更加震撼人心!
“我的老天爷……”老支书仰着头,张大了嘴巴,忘了合拢。
赵小满捂住了嘴,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的惊叹。
张师傅眯着眼,看着那片“人造星空”,喃喃道:“这光……真亮堂,真干净……比咱们编的任何玩意儿都……都神!”
孩子们发出“哇”的惊叹,伸出小手,指向那片不可思议的光幕。
整个打谷场,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只有夜风和远处偶尔的虫鸣。所有人都被这超越想象的光影奇迹震慑住了。
苏宁看着台下村民们震惊而自豪的表情,看着身旁陆信眼中闪烁的泪光,看着周明那如释重负又激动万分的神情,她紧紧握住了陆信的手。
这一刻,无需任何言语。这片在槐花村的夜空中点亮的、凝聚着无数人心血与智慧的“国产之光”,已经说明了一切。它照亮了不仅仅是这片打谷场,更照亮了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前路,照亮了星火科技扎根乡土、向上突围的坚定信念。
喜欢我在八零搞事业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我在八零搞事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