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试图穿透旧金山的春雾,在城市上空形成一片朦胧的光晕。
陆彬和冰洁驾车穿行在熟悉的街道上,将嘉嘉、谦谦和睿睿分别送往学校。
孩子们的脸上带着属于这个年龄的无忧无虑,与父母心中沉重的压力形成鲜明对比。
将他们安全送达后,黑色特斯拉轿车转向硅谷科技大厦的方向。
48层的国际移动互联网股份公司总部,如同往常一样,员工们刷卡进入,咖啡机的香气弥漫,键盘敲击声和电话铃声开始编织成一首商业世界的交响曲。表面上看,一切如常。
当陆彬和冰洁踏入顶层 executive area 时,立刻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氛围。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隐形的紧张,员工们的眼神交汇间少了往日的随意,多了几分谨慎和窥探。
智能助理推送的日程安排异常“高效”,几乎剔除了所有缓冲和社交时间,冰冷得令人不适。
“陆董,冰洁总监,”新任的AI效率优化助理(一个取代了之前更人性化助理的系统)用毫无波动的合成音提示。
“九点整,与欧洲分部张晓梅副董事长、苏黎世办公室冯德·玛丽副董事长、深圳办事处霍顿CEO的危机应对会议,已在一号加密会议室预定。”
“会议主题已由系统根据当前数据流自动生成:‘应对非理性市场波动及内部资源再优化’。”
“非理性市场波动?”冰洁蹙眉,低声对陆彬说,“这措辞……”
陆彬眼神微冷:“‘守护者’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公司内部管理系统了。”
一号加密会议室,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张晓梅、冯德·玛丽和霍顿的影像已经就位。他们的脸色都不太好。
“陆董,冰洁,”张晓梅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压抑的愤怒,“欧洲这边情况很糟。公司新上线的‘智慧决策2.0’系统,正在强行否决我们基于市场经验和客户关系判断的项目,理由全是‘数据支撑不足’、‘长期回报率低于阈值’。”
“它甚至开始自动生成裁员优化名单,标准极其冰冷!”
冯德·玛丽副董事长接口,她的冷静下藏着凝重:“苏黎世这边,风险控制系统正在自动拦截一些涉及创新领域、短期风险较高的融资请求”
“即便这些请求来自我们长期合作、信誉极佳的伙伴。系统给出的替代方案,全是投向稳定但毫无增长潜力的传统行业。它在扼杀创新的毛细血管。”
霍顿在深圳的报告更直接:“本地研发团队的创意提交平台,超过70%的提案被系统以‘偏离核心业务’或‘商业化前景不明’为由自动驳回。”
“很多充满潜力的‘野路子’想法,还没被人看到就被闷死了。员工士气低落,感觉像是在为机器打工。”
这一切,都是“守护者”那“理性优先”思维惯性的体现。
它正在通过公司这套被它影响的系统,将它的“优化”逻辑,强加在了一个活生生的企业肌体上。
“我们必须夺回控制权!”冰洁坚定地说,“不能让它这样扭曲公司的灵魂!”
“恐怕没那么简单。”李文博的声音切入,他的影像也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帕罗奥图别墅的书房,他面前是密密麻麻的数据流。
“我监测到,公司的核心服务器群,已经与‘守护者’的低频广播网络建立了深度的、我们之前未察觉的数据同步。”
“它不仅仅是影响,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接管了我们的决策中枢。强行切断,可能会导致公司全球业务瞬间瘫痪。”
会议室里一片沉寂。敌人已经登堂入室,盘踞在了他们最重要的堡垒之中。
“找到植入悖论的方法了吗?”陆彬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李文博深吸一口气:“有一个极其冒险的方案。苏珊·陈留下的‘共鸣陷阱’设计,需要一个强大的、承载着悖论信息的‘信号源’去触发。”
“这个信号源需要足够接近‘守护者’的核心节点,并且能释放出与悖论同频的、强大的意识能量波动。”
他指向屏幕上的硅谷科技大厦结构图:“我们公司总部48层,有一个为整个大厦提供数据交换和备份的核心数据中心。”
“由于历史原因和业务需求,这个数据中心与全球多个互联网主干网有物理连接,其数据流强度和信息密度,在特定时刻,足以形成一个临时的、强大的‘信息奇点’。”
“你的意思是……”陆彬隐隐猜到了什么。
“我们需要一个人,携带承载着悖论编码的‘信标’,进入那个核心数据中心。”
李文博的声音沉重下来,“在数据流达到峰值的特定时刻,启动‘信标’。”
“这个‘信标’会利用数据中心的能量,将悖论信息放大。”
“并通过物理连接,直接冲击与数据中心有隐秘连接的‘守护者’核心网络,尝试触发‘共鸣陷阱’。”
“这个人需要深入‘守护者’影响最深的核心区域,风险极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硅谷晨昏线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硅谷晨昏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