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把煤堆晒得发烫,石头蹲在土坡上数着新收的煤块,虎子扛着青铜镐从矿洞出来,汗珠子砸在地上,溅起细小的煤屑:“石头哥,今天又能多堆五十斤!阿牛琢磨的新撬法真管用,煤块碎的少多了。”
石头刚要应声,就看见五特从山路上走来,身后跟着王姨——她穿了件林晚新缝的粗布襦裙,脸色比两个月前红润多了,手里还挎着个竹篮,装着刚在后院摘的青菜。“二冬,今天咋没去青铜坊?”王姨笑着问,把竹篮递给他,“晚丫头说你爱吃清炒的野菜,让我给矿上的人带点。”
五特接过竹篮,指了指旁边的石头,对王姨说:“正好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他示意石头坐下,自己也蹲在煤堆边,“石头跟着我最久,踏实能干,对人也和善;林晚姑娘心细,性子也好,这两个月相处下来,您看他们俩……”
话没说完,王姨就明白了,眼里瞬间亮了:“二冬是想给他们俩牵线?”她看向石头,石头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攥着草绳的手都在抖。王姨忍不住笑,拍了拍石头的胳膊:“石头是个好小子,晚丫头要是能跟你,我放心。”
石头猛地抬头,声音有点发颤:“王姨……俺……俺怕委屈了林晚姑娘。”他以前是奴隶,现在虽然管着煤矿,可还是觉得配不上读过书、绣活也好的林晚。
“委屈啥?”五特拍了拍他的肩膀,“过日子看的是人心,你对林晚好,比啥都强。”王姨也跟着点头:“就是这话,晚丫头昨天还跟我说,石头哥帮她修鸡窝,怕她冻着手,自己把活儿都包了——这孩子心里有数着呢。”
正说着,林晚提着水壶过来,听见这话,脸一下子红了,转身就要走,被王姨拉住:“丫头别躲,跟你说正事呢。”林晚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小声说:“娘说了算。”
石头看着她泛红的耳朵,心里又热又慌,憋了半天,才挤出一句:“林晚姑娘,俺……俺以后肯定好好待你,不让你受委屈。”
五特看着两人的模样,忍不住笑:“那就这么定了,过几天选个好日子,就在宅子里办了。村里的李大叔和李婶平时帮着照看后院,到时候请他们来吃顿喜酒。”
婚礼办得简单,却热闹。赵姐蒸了两笼掺了白面的馒头,林丫帮林晚梳了头发,用红绳系了个简单的发髻。五特给石头和林晚各做了件新的粗布衣裳——是用他铸青铜换的银子买的细棉布,比平时穿的粗布软和多了。
村里的李大叔扛着一坛自酿的米酒来,李婶则带了块绣着并蒂莲的布巾,塞给林晚:“丫头拿着,往后好好过日子。”石头穿着新衣裳,站在院子里,看着林晚走过来,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还是五特推了他一把,他才敢伸手,牵住林晚的手——她的手很软,带着点绣活留下的薄茧。
宴席就摆在院子里,石板桌上摆着炒野菜、蒸红薯,还有赵姐炖的鸡汤——是前几天虎子在后山抓的野鸡。四冬和三冬围着桌子跑,林丫给大家添酒,王姨看着新人,眼圈红红的,却一直在笑。石头端着酒碗,走到五特面前,咕咚一口喝干:“二冬,俺这辈子都记着你的恩。”
五特摆摆手:“往后好好过日子,把煤矿管好,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婚礼过后没几天,五特就把虎子、阿牛、小三叫到一起,指着院子里堆的煤块说:“光卖原煤不行,镇上的人家嫌原煤烧起来烟大,咱们把煤做成煤坯子,掺点黄泥,压成方块,烧起来烟小,还耐烧。”
他蹲下来,和泥、掺煤,示范着把煤泥塞进木模里,压平,再倒出来,一个方方正正的煤坯就成了。“虎子力气大,负责和煤泥;阿牛手巧,管着木模压坯;小三心细,把做好的煤坯摆好晒干,别受潮。”五特把木模递给阿牛,“先做一百个试试,晒干了拉去镇上卖。”
三人学得认真,虎子和煤泥的时候,汗水顺着下巴往下滴,却一点都不偷懒;阿牛调整木模的松紧,压出来的煤坯个个整齐;小三把煤坯摆得间距均匀,还在旁边插了根竹竿,怕下雨时能及时盖茅草。赵姐和林晚也来帮忙,林晚的手巧,帮着把煤坯边缘的碎泥抹平整,石头则忙着统计数量,记在小本子上。
三天后,晒干的煤坯码成了小山。五特让石头套上牛车,拉着煤坯去镇上,还特意让虎子跟着——怕镇上的人不认识煤坯,不知道咋用。
到了镇上的集市,石头把煤坯摆开,刚喊了一声“卖煤坯喽”,就有人围过来,指着煤坯问:“这黑方块是啥?能烧吗?”
“咋不能烧?比木头耐烧多了!”五特从牛车上拿出两块煤坯,又找旁边卖柴火的借了两块木头,在空地上摆好,“大家看着,咱们做个试验。”他掏出火折子,先点燃木头,木头很快烧了起来,火苗虽旺,却烧得快,没一会儿就成了灰烬;接着他点燃煤坯,煤坯刚开始火苗不大,却慢慢烧得越来越旺,烟也比原煤小很多,烧了半柱香的时间,还在燃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机器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