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伞齿轮加工成功
清晨的天空被厚重的云层压得低低的,铅灰色的云团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悬在头顶,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湿冷的寒意,仿佛下一秒就会飘落下细碎的雪花。
葛叔裹紧了外套,推开工厂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吱呀”一声长响划破了清晨的寂静。门前的空地上,昨夜的大风显然没少“作祟”——枯黄的杂草、破碎的塑料袋、还有从路边杨树上刮来的枯叶,乱糟糟地堆了一地。他拿起靠在门边的扫帚,弯腰开始清扫,将这些杂物一点点归拢到一起。
不到半个小时,门前终于恢复了整洁。葛叔直起腰,捶了捶有些发酸的后背,正准备转身去清扫院内的垃圾,一阵急促的摩托车喇叭声由远及近。他抬头望去,仲伟骑着摩托车已经冲进了大院,车后座上鼓鼓囊囊地绑着个东西。
“葛叔,早啊!”仲伟停下车,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葛叔快步迎上去,熟稔地帮仲伟解开车后座上的绳索,露出里面一个用帆布罩着的仪器。
“这就是你说的齿向测量仪?”他问道。
“对,昨天刚从成都带过来的。”
仲伟点点头,两人一起小心翼翼地将仪器抬了下来,并肩提着往办公室走去。到了办公室门前,葛叔从裤兜里掏出一串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门锁,推门把仪器搬了进去,稳稳地放在仲伟那张堆满图纸的办公桌上。
从办公室出来,仲伟把摩托车推进角落的车棚,又从车筐里拎出一个瓶酒和一兜用油纸包着的糕点,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刚推开家门,就闻到了米粥的香气,全家人正围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吃早饭,蒸腾的热气模糊了每个人的脸颊。
“妈,给您带了点东西。”
仲伟把酒和糕点递给迎上来的母亲,转身去厨房用凉水洗了把手,擦干后才回到餐桌旁坐下。他的目光落在晓芬身上,脸上泛起一丝不好意思的红晕,轻声说:
“晓芬姐……不,我今天该改口叫你‘嫂子’了。”
晓芬脸颊微红,低头抿嘴笑了笑。仲伟又转过头,看向坐在主位的父亲,语气里难掩兴奋:
“爸爸,这次去成都太成功了!具体的情况,等吃完饭我到办公室再慢慢跟您汇报。”
父亲放下筷子,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先吃饭,凉了就不好吃了。”
桌上的粥还冒着热气,窗外的风偶尔卷起几片落叶,在地上打着旋儿,整个清晨在这平淡的烟火气里,透着一股踏实的暖意。
清晨的雪刚下,洋洋洒洒的雪花像是给世界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绒毯。早饭后,廷和一家五口踩着积雪,咯吱咯吱地走进了办公室。
仲明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先让仲芳去车间传话:
“今天的调度会取消,让吴宏到办公室来一趟。”
吴宏一进门,眼角的笑意就藏不住了——他看见仲伟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个保温杯。这趟出去没白等,准是有好消息。他几步跨过去,急着问:
“是不是找到问题了?”
“是,而且很好解决。”
仲伟放下杯子,拿起脚边一个半开的纸箱,用螺丝刀撬开剩余的包装。一台银灰色的仪器露了出来,他举着仪器给众人看:“有了这台齿向测量仪,所有齿轮、齿条的角度、长度、齿高等参数都能准确测出来。有了实测数据,再对着图纸上的参数,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齿轮。”
“那咱们生产的伞齿轮,问题到底出在哪?”廷和往前凑了凑,语气里满是急切。
“咱没完全看懂图纸。”仲伟拿起桌上的图纸,指头点在一处标注上,“图纸上的系数,咱们理解错了。问题就出在齿条上——普通齿轮的齿条是直的,但伞齿轮的齿条是两条折线,凹下去的。用咱原来的直齿条,能不被被动齿轮凸出的部分卡齿吗?”
他把图纸转向吴宏:“你看,这个齿条加工系数是三组数字。第一组是齿条长度,一目了然;第二组里,第一个数字是中点尺寸,也就是第一根折线的尺寸;第二个数字是这条折线的端点离齿条线中点的距离;第三个数字是这条直线与齿条线的夹角。”
吴宏猛地拍了下脑门,眼睛亮得像发现了新大陆,兴奋地说:
“我明白了!今天一上班我就先加工试试,完了就去做破坏性实验!”
说完,他攥着图纸快步回了车间,一路还在低头琢磨,脚步都带着风。
廷和转头叫仲芳:“把永明找来。”
永明推门进来,瞧见仲伟,脸上瞬间绽开笑容,大步上前抱了他一下:
“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你现在给苏达成打个电话,”廷和接过话头,“让他马上到实验台校对传感器数据,中午前后就去做伞齿轮的试验。”
等永明去挂电话,廷和和仲明在沙发上坐下,仲伟开始细细汇报成都之行的经过。末了,他望着父亲廷和,笑着说:“跟着仲昆出去,心里特别踏实。不管遇上什么坎儿,那小子总有办法解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