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北疆远在数千里之外,关山阻隔,烽火连天。自己如今伤痕累累,如何能穿越这茫茫险途?
似乎看出了周晚晴眉宇间的忧色,一日,巴尔罕在与她共用晚餐(主要是烤羊肉和奶制品)时,用生硬的汉语说道:“远方来的朋友,你是在为前路发愁吗?”
周晚晴抬起头,看着巴尔罕那被风霜雕刻出的、却充满善意的脸庞,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是的,巴尔罕首领。我有必须要做的事情,必须尽快赶往北方。”
“北方?”巴尔罕皱了皱眉,“那里现在可不平静。听说‘苍狼’(指北狄)的骑兵像蝗虫一样,到处烧杀抢掠。很多往来的商队都停了。你一个人,又带着伤,太危险了。”
周晚晴沉默不语。她何尝不知道危险?但她没有选择。
巴尔罕看着周晚晴坚定的眼神,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沉吟片刻,说道:“如果你一定要去……几天后,我们部落有一支小队,要护送一批皮毛和药材,去‘黑石城’交换盐铁。黑石城是北方边境上最后一个还算安全的大城了,到了那里,或许你能打听到更多消息,或者找到去北疆的办法。”
黑石城?周晚晴回想了一下地图,那确实是位于边境附近的一座重要城池,虽然不是直接通往北疆前线,但距离已经大大缩短,而且信息流通相对发达。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多谢巴尔罕首领!”周晚晴由衷地感谢道。
“不必客气。”巴尔罕摆了摆手,“天神指引我们救了你,就是缘分。准备一下吧,三天后出发。”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周晚晴的伤势在这三天里又恢复了一些,虽然距离痊愈还差得远,但至少行动无碍,内力也恢复到了五成左右。她将“星絮”短剑依旧贴身藏好,那半截“流萤”断刃也小心收在行囊中。
出发这天清晨,塔塔尔部落的营地一片忙碌。十余名精壮的部落骑士已经整装待发,他们骑着矫健的草原马,马背上驮着捆扎好的皮毛和药材。首领巴尔罕亲自为周晚晴准备了一匹温顺可靠的母马。
“这匹马叫‘白云’,脚程不错,性子也稳,适合你现在的状况。”巴尔罕拍了拍马脖子,对周晚晴说道。
“多谢首领。”周晚晴感激地接过缰绳。阿伊莎和部落里的其他人也纷纷前来送行,往她的行囊里塞满了肉干、奶疙瘩和清水。
“周姐姐,一路保重!一定要平安啊!”阿伊莎拉着周晚晴的手,依依不舍地说道。
“我会的,阿伊莎。谢谢你们,我会永远记得你们的恩情。”周晚晴摸了摸少女的头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部落众人祝福的目光中,周晚晴翻身上马,跟随着塔塔尔部落的商队,离开了这片暂时庇护了她的营地,向着北方,踏上了新的征程。
商队的领队是部落里经验最丰富的老猎人卓力格图,他熟悉戈壁草原上的每一条小路和水源。在他的带领下,队伍避开了可能遇到马匪和大股狄骑的主要通道,专走偏僻难行但相对安全的路径。
一路上,周晚晴沉默寡言,大部分时间都在马上默默调息,巩固伤势,恢复内力。只有偶尔休息时,她会向卓力格图打听一些关于北方局势的消息。
从卓力格图口中,她得知北狄近期的攻势似乎更加猛烈了,边境多个军镇告急,通往中原的主要官道时断时续,充满了危险。黑石城也因为大量难民的涌入而显得混乱不堪,城内势力错综复杂。
这些消息让周晚晴的心情更加沉重。北疆的形势,比她想象的还要恶劣。
经过十余日的跋涉,翻越了数座荒凉的山丘,穿越了片片枯黄的草原,远处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座城市的轮廓。
那是一座用巨大的黑色岩石垒砌而成的雄城,城墙高大厚重,依山而建,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扼守着通往北疆的咽喉要道。城墙上旌旗招展,隐约可见巡逻士兵的身影。那就是黑石城。
“我们到了。”卓力格图指着远处的城池,对周晚晴说道,“城里情况复杂,姑娘你多加小心。我们就送你到这里了,还要去城外的集市交易。”
周晚晴再次向卓力格图和塔塔尔部落的骑士们道谢。看着他们调转马头,向着城外的方向而去,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因为长途跋涉而略显凌乱的衣衫(依旧是她那身深色粗布衣,外面罩了一件巴尔罕送的旧皮袄),驱策着“白云”,向着黑石城那高大的城门走去。
越靠近城池,人流越多。有拖家带口、面色仓惶的难民,有满载货物、神色警惕的商队,也有行色匆匆、携刀佩剑的江湖人士。城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守城的士兵盔甲鲜明,手持长矛,对每一个进城的人都进行着严格的盘查,气氛肃杀而紧张。
轮到周晚晴时,一名队长模样的军官上下打量着她。周晚晴此刻虽然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气色已好了很多,加上那件旧皮袄和风尘仆仆的模样,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逃难的普通女子,只是那双过于清亮冷静的眼睛,让军官多看了几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