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啊,"老教授的声音透着疲惫,"校党委刚开了会,有些老古董对你的'生活方式'颇有微词..."
李沐言的心沉了下去。
"不过,"匡院长话锋一转,"我告诉他们,京都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个'厚德'就包括包容不同生活方式。只要不违法,不影响教学,学校不该干涉校友私事。"
"谢谢您,院长..."李沐言声音发紧。
"别急着谢我。明天上午十点,校长要见你,带上你那两位...呃...合伙人。穿正式点。"
挂断电话,李沐言转向两位女士:"明天校长召见,三堂会审。"
刘子怡深吸一口气:"我去准备公司资料和业绩报告。"
张舒窈则冷笑一声:"我去查查校长女婿那家公司的税务问题。"
"舒窈!"李沐言和刘子怡同时惊呼。
"开玩笑的啦。"张舒窈吐了吐舌头,"不过确实该做些准备..."
2006年1月27日《财经》杂志的报道如期刊登,标题是《道德审判还是商业打压?——透视沐言网络科技舆论风波》。文章客观呈现了各方观点,同时揭露了谣言背后的商业竞争关系,舆论风向开始微妙变化。
上午9:50,京都大学主楼前的雪松覆着前夜的薄霜。李沐言站在台阶下,看着自己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消散。刘子怡替他正了正深蓝色领带,指尖掠过他喉结时微微发颤;张舒窈则突然伸手拂去他肩头一片不存在的尘埃,宝蓝色羊绒裙摆被寒风吹得簌簌作响。
"记住,"刘子怡最后检查着公文包里的文件,"校长夫人喜欢兰花,他办公桌后挂着'厚德载物'的校训书法。"
张舒窈冷笑一声补充:"副校长马艳芳去年发表过《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研究》,引用了七次《女戒》。"
主楼三层的雕花木门内传来模糊的争论声。当李沐言叩响门扉时,声音戛然而止,漫长的五秒后,校长的声音传来:"请进。"
会议室长桌对面坐着七位师长,冬日阳光透过哥特式窗棂,在他们脸上投下栅栏般的阴影。匡院长坐在最边缘,冲他们几不可察地点头。空气里飘着龙井茶香与某种压抑的紧张感。
"坐。"校长指了指面前三把孤零零的椅子。李沐言注意到其中一把明显矮半截——典型的权力把戏。
刘子怡却突然向前半步:"请允许我调整一下座位,张总监膝盖有旧伤。"不等回应,她已利落地将那把矮椅换到中间。这个优雅的反击让教务处长眼镜后的眉毛抬高了半寸。
"李沐言同学。"校长摩挲着青瓷茶杯,"知道为什么请你来吗?"
张舒窈的钢笔在记录本上戳出一个小洞。李沐言双腿微分,保持着一个既恭敬又不卑不亢的姿势:"因为我的私生活引起了不必要的关注。"
"岂止是关注!"马副校长猛地拍出一叠报纸,《道德滑坡!京都大学学霸陷双女友丑闻》的标题触目惊心,"教育部纪检组都来电话了!"
刘子怡突然打开公文包,金属搭扣的声响让所有人一颤。她取出三份装订整齐的文件:"这是高校社交网的用户增长数据、合作院校感谢函以及我们为京都大学学生创造的实习岗位统计。"
文件在桌面滑向校长,阳光照在彩色图表上泛着冷光。李沐言看见校长扫过"日均35万活跃用户"时,拇指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纸页边缘。
"我们理解学校的顾虑。"张舒窈的声音像她的法务意见书一样条理分明,"但根据《MOU法》第1042条,成年人自愿的情感关系不受第三方干涉。"
财务处长突然嗤笑:"所以京都大学应该为你们的...三人行背书?"
会议室温度骤降。李沐言看见刘子怡的指甲陷入掌心,张舒窈的脚踝在桌下绷成直线。他身体前倾,手肘撑上膝盖:"各位老师,我们三人的关系可能不符合传统期待,但请问——"他直视财务处长,"我可曾因此耽误过一节专业课?公司可曾拖欠过一位员工薪资?"
挂在墙上的古董钟秒针走了整整三圈。
"有趣的逻辑。"马副校长突然转向两位女性,"你们呢?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就甘愿...共享一个男人?"
刘子怡的茶杯与托盘相碰,发出瓷器特有的清响:"副校长,您主持的《女性职业发展》课题里,是不是强调过'尊重多元选择'?"她抬起眼睛,"我们三人的关系,本质上是基于相互尊重的事业共同体。"
张舒窈突然轻笑出声:"说起来,马老师您当年破格录取的那位残奥会冠军,不也打破了'健全人才能读京都大学'的成见吗?"
老校长的茶杯突然停在半空。匡院长趁机推过笔记本电脑:"各位不妨看看这个——MIT媒体实验室刚发来的合作邀请,他们特别欣赏沐言团队'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同美女们共建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同美女们共建星辰大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