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列轰鸣,昼夜兼程,如同一条钢铁巨龙,背负着国家的期望与民族的命运,蜿蜒北去。车窗外的景色,由武昌周边的丘陵水田,逐渐变为中原大地的广袤平原,继而显露出北国冬季的萧瑟与苍凉。虽是严冬,但车厢内却因人员密集而显得有些闷热,混合着皮革、烟草和汗水的复杂气味。
何志远的专列挂在队伍中部,由几节经过改装的客车车厢组成,既是他的指挥所,也是临时的司令部。车厢内,电报机滴滴答答作响,参谋人员围着铺满地图的桌子低声讨论,气氛紧张而有序。
此刻,何志远正在主持一场移动中的军事会议。参会的有随行的副军长李振邦、参谋长周卫国、情报高参郑云峰,以及122师师长张汉卿等高级军官。
“根据最新电报,我军先头365团已安全抵达郑州,正在换车头,补充煤水。” 周卫国指着摊开在桌上的交通路线图,“平汉线北段,特别是石家庄以北,路况复杂,需警惕日军飞机可能的骚扰。此外,冀察政务委员会方面来电,宋哲元总司令对我军北上表示‘欢迎’,但提醒我军需注意‘驻地安排’,避免与日军驻屯军‘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张汉卿哼了一声:“误会?小鬼子都把刀架到脖子上了,还误会?宋明轩这是怕我们给他惹麻烦!”
李振邦较为持重:“毕竟是别人的地盘,我们初来乍到,谨慎些是应该的。关键是尽快抵达预定集结地,站稳脚跟。”
何志远手指敲着地图上的保定位置:“宋总司令的顾虑,可以理解。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郑高参,北平、天津方面,特别是日军和二十九军下层官兵的情绪,有什么新动向?”
郑云峰立刻汇报:“军座,情况不容乐观。日军驻屯军近期演习频率有增无减,且多次故意贴近二十九军重要据点,如宛平城、丰台车站。二十九军内部,以冯治安、张自忠等将领为代表的主战派情绪高涨,但与日军接触较多的部分中下层军官中,也存在一定的畏战和侥幸心理。日方特务活动极其猖獗,对我军北上动向似乎也有所察觉。”
何志远沉吟片刻,下达指令:“给后续部队发电,强调行军保密纪律,夜间尽量熄灯。我们抵达保定后,不要急于进入市区,先在城外预设营地驻扎。周参谋长,以我的名义草拟一份措辞谦逊但立场坚定的电文,发往北平冀察绥靖公署,呈报宋总司令,内容主要包括:一、我军奉命北上,悉听宋总司令指挥调遣;二、我军初到,人生地疏,防区划分、补给协调等,恳请宋总司令及冀察政务委员会予以支持;三、重申我军抗日决心,愿与二十九军弟兄同仇敌忾,共保华北。”
“是!” 周卫国领命。
“另外,”何志远补充道,“通知随军记者沈小姐,可以发回一些我军北上途中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的报道,但不要提及具体兵力、装备和行程细节。舆论上,我们要争取主动。”
会议结束后,何志远走到车厢连接处,推开一丝窗户缝隙,寒冷的空气瞬间涌入,让他精神一振。窗外是飞速后退的、荒芜的田野和灰蒙蒙的村庄,偶尔可见面黄肌瘦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看到军列经过,大多面无表情,或带着一丝麻木的畏惧。
这就是他即将要保卫的土地和人民。何志远感到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几分。他意识沉入系统,进行了新一天的签到。
【叮!签到成功!获得“急救绷带x1000卷”。】
奖励很实用,但并非急需。他看了看积分,经过几天积累,已经达到点。他犹豫着,是否要进行一次四万积分的抽奖(系统商城偶尔会刷新一些特定折扣物品),还是继续攒十万。最终,他决定再等等。大战在即,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列车在石家庄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停留和补给。何志远利用这个机会,下车透了口气,并会见了当地驻军的的一位师长。对方表面上客气,但言谈间透露出对中央军,尤其是装备精良的德械师的几分忌惮和疏离。何志远不动声色,只谈抗日大局,气氛还算融洽。这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华北局势的盘根错节。
重新上车后,列车继续北行。随着越来越接近保定,空气中的紧张感也愈发明显。铁路沿线开始出现更多的沙袋工事和巡逻的士兵,大多是二十九军的灰色军装。偶尔也能看到一些穿着黄呢子军服、趾高气扬的日军侦察兵在远处活动,双方虽然尚未交火,但那无形的对峙线已然清晰。
几天后,军列终于缓缓驶入保定车站。站台上戒备森严,除了二十九军的部队,还有冀察政务委员会和保定地方政府的官员在等候。场面虽不失隆重,但总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压抑。
何志远整理了一下军容,在李振邦、周卫国等人的簇拥下,稳步走下列车。一位戴着眼镜、看似文雅的官员率先迎了上来,自我介绍是冀察政务委员会秘书长杨兆庚,代表宋哲元总司令前来迎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