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北京飘起了小雪,宿舍里却弥漫着一种燥热不安的气氛。
王紫逸第N次刷新着票房数据页面,嘴里嘟囔着难以入耳的脏话。
“掉了!又掉了!”他突然大喊一声,把手机摔在桌上,“第三天直接腰斩,从1800万跌到不足900万!我就说这片子迟早要现原形!”
“迟早药丸?”李扬玩了一个后世才会出现的梗。
王紫逸没听明白,“啊?”
李扬也懒得解释,自顾着乐着。
因为他知道,观众对《南京!》的反噬已经开始。
宋轶接过手机,看着上面的数据,眉头微蹙。
陈小纭凑过来看了一眼,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也跌得太快了吧?路川那边不得急疯了?”
“急疯?”王紫逸冷笑,“何止是急疯,简直是要开始咬人了!”
与此同时,在星美传媒的会议室里,气氛已经降到了冰点。
路川面色铁青地盯着票房报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星美老总覃宏在一旁来回踱步,突然停下脚步:
“这不对劲!绝对不对劲!”覃宏猛地转身。
“三天时间从1500万跌到不足900万,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了!肯定有人在下黑手!”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几位高管面面相觑。
“查!给我仔细查!”覃宏几乎是吼出来的。
“我要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是不是那个姓李的小子?看他那副淡定样就不对劲!”
路川缓缓抬起头,眼神阴郁:“除了他们还能有谁?我们压着他们的片子不上,他们就用这种下作手段报复。”
当天下午,一场精心安排的媒体专访在星美会议室举行。
路川面对镜头,虽然努力保持风度,但眉宇间的焦躁却掩饰不住。
“我认为市场需要公平竞争。”
路川语气沉重,“某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
“我相信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被某些恶意评分所误导。”
这番话很快被各大媒体转载,路川质疑票房遭恶意打压,相关话题的视频和新闻冲上了各大平台的首页,热度都很高。。
“我靠!这货还要不要脸了?”
王紫逸看到新闻时差点把手机捏碎,“自己片子烂还不让说了?居然甩锅给我们?”
李扬却依然淡定地坐在电脑前,浏览着《南京照相馆》的后期镜头。
“扬子!你就不生气吗?”王紫逸凑到他面前,“人家都指名道姓地骂我们了!”
李扬头也不抬:“生什么气?他越是这样,越是说明自己心里没底。”
果然,路川团队的甩锅言论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反弹。
网友们打起脸来,那是来得又快又狠啊。
“笑死人了!李扬团队从始至终就没公开评论过《南京!南京!》好吗?人家忙着做后期呢,哪有空理你们?”
“到底谁在控评啊?数据猫的视频是谁下架的?说真话的帖子是谁删的?现在装受害者了?”
“大制作不等于好电影!投资八千万拍出个‘我的日本兵朋友’,还好意思甩锅?”
最精彩的是一位网友的长篇分析:
“我去查了,《南京照相馆》团队这段时间全部在忙后期制作,网络上根找不到他们的踪影。”
“反倒是《南京!南京!》这边,上映前后买了多少热度、多少水军,大家有目共睹。”
“现在票房不佳就开始甩锅,吃相太难看了!”
这条分析被转发了上万次,真相不会沉默,在各种文章、视频上被反复提起。
路川团队见势不妙,开始动员粉丝和水军反击:
“某些人就是眼红《南京!南京!》的成功!”
“不支持路川就是不爱国!”
“《南京照相馆》那种小制作也配和大片比?”
但这些言论很快被更多理性声音淹没:
“爱国不是用来看烂片的借口!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尊重历史的电影,不是某些导演自我感动还要强迫观众一起哭的‘巨作’!”
“什么是真正的大片?不是看钱烧了多少,明星请了多少,而是看故事讲没讲好,人心打没打动。《南京照相馆》流出的片段看了吗?那叫真诚!”
甚至有网友用当时流行的“好人卡”梗调侃:
“谢谢路川导演给日本兵发‘好人卡’,但这份‘感动’我们消费者消费不起。”
夜深了,李扬独自坐在电脑前,浏览着网友们的评论。
当他看到“什么是真正尊重历史的电影”那段话时,嘴角微微上扬。
这时,宋轶轻轻推门进来,递给他一杯热茶:“看你晚上没吃多少,胃会受不了的。”
李扬接过茶杯,温度刚好。
“你看这些评论,”李扬指着屏幕,“观众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
宋轶俯身看着屏幕,发丝轻轻扫过李扬的脸颊:“是啊,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作品。”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二天,票房数据更加难看:《南京!南京!》单日票房已跌至500万以下,上座率也是低的可怕。
路川团队彻底慌了神,开始四处打电话求助,但回应者寥寥。
与此同时,《南京照相馆》的期待值却在暗中攀升。
虽然电影仍然被冻结,但网友们已经开始自发宣传:
“等《南京照相馆》上映了,我们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电影!”
“支持李扬!支持用作品说话的人!”
王紫逸看着这些评论,终于露出了笑容:“扬子,看来咱们的转机快来了。”
李扬点点头,目光投向窗外。
雪已经停了,阳光穿过云层,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李扬轻声说。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