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北京城已是银装素裹,青锋影业的办公室里却暖意融融。
宋轶推门进来时,看见李扬正站在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你这是一夜没睡?”
宋轶放下手中的早餐,担忧地看着李扬眼下的乌青。
李扬摇了摇头,试图找到一个更舒服的姿势。
"扬子,你看今天的行业简报了吗?金融风暴的影响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李扬转过身,接过简报快速浏览。
2008年初的寒流来得格外猛烈,而娱乐圈的寒冬似乎也比往年更加严峻。
"广州六成影视公司都在缩减投资,连张纪中新版《西游记》的上亿资金都到不了位。"
宋轶担忧地说,"这个时候我们要是宣布拍科幻片……"
经济危机这么重要的事,李扬当然知道。
李扬更知道,下半年两件大事,奥运会、国家为提振经济大撤钱。
这两点其实对他正在准备的两个电影都是利好消息,当然这事还没发生,李扬不可能像个算命先生一样解释。
只得换个角度做出回应。
"正是这个时候才最合适。"李扬走到白板前。
"市场低迷时,人才和资源才会更集中。那些靠炒作起家的公司会最先被淘汰,真正有实力的团队才能存活下来。"
他指着白板说:“我把之前总结的四大困境具体化了。”
“你看,信任问题可以拆解成20个小目标,资金问题15个,技术问题32个,制作挑战28个...”
宋轶走近细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白板上确实罗列着近百个具体目标,从“建立概念设计团队”到“研发重力模拟装置”,从“搭建物理特效实验室”到“培训专业场记人员”。
“这...这也太详细了吧?”宋轶惊叹道。
“科幻片就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把每个环节都想清楚。”
李扬拿起记号笔,在几个目标旁边画上星号。
“不过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你看这些画星标的目标,有什么共同点?”
宋轶仔细看去:“都需要钱?”
“没错。”李扬苦笑一声。
“而且是大笔的钱。”
“组建顶尖特效团队要钱,研发拍摄设备要钱,搭建实景要钱……”
“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说科幻片是烧钱的艺术了。”
说到这里,李扬的表情变得有些无奈。
“有一件事蛮有趣的,《南京照相馆》的票房的最终分红,我应该能拿到数量很可观的钱。”
“但是账目结算,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等我能拿到钱,估计都是半年1年后的事了。”
宋轶理解地点点头:“从院线结算到投资方核算,确实需要时间。所以你现在是个'有钱的穷人'。”
“正是这个意思。”
李扬在白板上“资金相关”一栏画了个大圈。
“所有和钱直接挂钩的计划,都得等到下半年才能启动。”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
“就连去找吴京的计划,也要等到下半年,等《狼牙》这部电影的最终结局来到后,才方便去接触吴晋。”
“那这半年我们做什么?”宋轶问道。
“能做的不多,但很重要。”李扬回到白板前,指着“前期筹备”区域。
“剧本创作、分镜设计、概念图绘制——这些不需要大笔资金,但需要大量时间。”
“而且现在我们要准备的是两个项目的剧本:《流浪地球》和《战狼》。”
宋轶睁大眼睛:“两个项目同时进行?”
“是的。”李扬点头,“《战狼》是为吴京量身打造的,而且相对科幻来说,筹备期不用太久,可以先立起来。”
“不过分镜设计是个精细活,急不得,我还得慢慢打磨。”
这时,宋轶像是突然想起什么。
她从包里拿出一叠邀请函:“说到慢慢来,这些可能需要你先处理一下。”
“各大电视台和平台的年终庆典邀请,都快把信箱塞满了。”
李扬接过那叠精美的邀请函,轻轻叹了口气:“说实话,我对这些场合真的不太感冒。”
“我明白。”宋轶柔声说,“但在这个圈子里,必要的社交还是需要的。”
“况且《南京照相馆》正在申报各种奖项,这些场合也是很好的宣传机会。”
李扬翻看着邀请函,突然问道:“你觉得应该参加哪些?”
宋轶抽出几张:“央视的电影盛典肯定要去,华表奖的提名晚会也不能缺席。其他的可以酌情参加几个重要的。”
“好吧。”李扬将邀请函放在桌上。
“另外,还有一个要花钱的任务,或许应该提目日程了。"
“找刘电工买版权,这事很重要。”
“《三体》的版权?”宋轶问道。
“没错。”李扬神色认真。
现在已经2008年了,李扬不确定他的出现会不会产生蝴蝶效应,必须尽快把版权拿到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